[真题密卷]2024-2025学年度学科素养月度测评(二)2语文试题

303

[真题密卷]2024-2025学年度学科素养月度测评(二)2语文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答案城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3-2024第一学期学科素养第二次测试
    2、2024年学科素养考核测试
    3、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素养形成期末测试
    4、2023-2024学年度学科知识与能力测试
    5、2024年全旗小学毕业生学科素养检测语文
    6、2024年下学期期末学科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7、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语文
    8、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学科素养期中测试
    9、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终学生素质监测
天一大联考2024一2025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三)语文·答案(1~3题,6~7题,11~12题,15题,18题,22题,每小题3分)1.答案A命题透析本题考查梳理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思路点拨解答此题,可根据文中信息,使用排除法选出正确答案。根据“中轴线北的万宁桥”“位于皇城的后门地安门之北”可知,万宁桥在宫城以北,由此排除B、C两项;根据“左祖右社”“太庙和社稷坛分居中轴线东西两侧”的说法,可知太庙在东,社稷坛在西,由此排除B、D两项;根据“永定门是北京中轴线之最南端”“门内中轴道路…在文献中被称为‘御路’‘御道’”可知,御路在永定门以内,由此可排除B、D两项。所以正确答案为A项。2.答案D命题透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思路点拨“由对‘中’的推崇转为对“和’的追求”表述错误,材料二中说“尽管王朝易代,殿名更替,但对中和的追求却一直未变”。3.答案C命题透析本题考查分析、评价材料内容的能力。思路点拨A.根据材料一“明代以来中轴路一脉相承的工程做法”可知,“北京中轴线位置在历史上不断变化的特征”的说法不当。B.选项说法错误,材料一只说了“门内中轴道路在明清时期是帝王祭祀坛庙和出京南巡及赴南苑狩猎的必经之路,在文献中被称为‘御路’‘御道’”。D.根据材料二的内容,这里的“宗”不仅指都城的空间布局,更指中轴线所反映的价值理念。·4.命题透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相关内容的能力。答案①“择天下之中而立国”:建立国都时,以“天下”为空间视域,找到“地中”所在,结合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人文基础,确定都城。②“择国之中而立宫”:决定都城中轴线的所在,以作为宫殿中主要建筑的大朝正殿为准,重要的宫殿都位于中轴线上。(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5.命题透析本题考查根据文本内容进行探究的能力。答案①北京中轴线具有悠久且不间断的历史,是古都北京的脊梁和灵魂,形成南北贯通、严谨有序的空间形态,是中国传统都城中轴线建设的典范。②北京中轴线是体现我国古老都城规划设计思想的杰作,蕴含着我国“居中立国”的历史传统和“贵中尚和”的价值理念。③北京中轴线至今仍然保持着相对完整的样貌和形态,其所体现的执政理念和价值追求在今天仍发挥着重要作用。(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6.答案B命题透析本题考查理解作品内容的能力。思路点拨A.根据全文内容可知,在这样一个村子建一所小学是困难的,众村干部的“沉默”,思考的应是建设一所小学的“困难性”。C.“希望弥补自己没能成为重点小学教师的遗憾”说法不当,“刘老师”围着校舍转,情感是不同的,开始是期望校舍尽快建成,后来是要弥补丢失课桌椅的遗憾。D.根据“没人能知道:‘刘老师’究一1
本文标签: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