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高一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学习效果评估(二)2历史(人民教育)试题

12

陕西省高一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学习效果评估(二)2历史(人民教育)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答案城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18:079719.考试选官是进步,又在历史发展中不断进步完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文官考试除另有法律规定外,分为文官高等考试和文官普通考试。关于考试资格,凡民国男子年满21岁者,得应文官考试,女子不得参加文官考试。文官高等考试分甄录试、初试、大试。(11)甄录试为笔试….·甄录试落第者,不能参加初试。(2)初试。先笔试,后口试。·…初试及第者,授以学习员证书,由国务总理咨送各官署学习2年,学习员学习期满时,由各该长官呈请大试。(3)大试。也是先笔试,后口试。考试科目为现行法令解释、设案之判断、草拟文牍。……·第三次落第者,不得再考。文官普通考试的科目为国文、历史、地理、笔算、法学通论、经济学6门。·考试及格者,授以试补官证书,按照其等第的高下,依《文官任用法》叙补。—据1913年《文官考试法草案》整理材料二:(19世纪初)英国的一些政府部门开始设立常务次官的职位。这样,英国政府的官员分为两类:一类是政务官,包括大臣和政务次官或政务秘书,他们随内阁共进退;另一类是事务官,即文官,包括常务次官直至以下的一般政府工作人员,负责具体事务,不受党派影响,可以长期任职。—高中历史选必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材料三:西方的文官制度,从它产生之日起,就有了法制化、正规化的内涵,各个国家基本上都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其实施过程中的正规性;而中国的科举制由于是服务于专制的政治体制,以皇权为中心,因此带有很强的随意性和人治化的内容,也没有形成相应的完整的制度和法规。科举往往随皇帝意志的变动而变动,可废可立,不利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柯海丽《中西方选官制度之比较》(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洋政府时期文官考试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制定的历史背景。(4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初英国文官制度的基本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影响。(6分)(3)综合上述所有信息及所学,分析中国古代科举制、西方文官制和近代中国公务员制三者间的内在关联,并在此基础上概括近代中西方选官制变革的共同因素。(4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传统政治制度是一个历史范畴,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变化着的上层建筑。清人恽敬曾经说过:“自秦以后,朝野上下,所行者皆秦制也。”著名历史学家夏曾佑在其所著的《中国古代史》中也说,“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自秦以来,垂二千年。虽百王代兴,时有改革,然观其大义,不甚悬殊”。实践表明,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和自己的历史一刀两断,传统是扔不掉的。-摘编自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继承与创新”这一主题,自拟论题,并进行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12分)页共5页
本文标签: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