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高一2023~2024学年度下期高中2023级期末联考答案(历史)

91

四川高一2023~2024学年度下期高中2023级期末联考答案(历史)正在持续更新,目前答案城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四川省2024年高中历史会考答案
    2、四川省2024高二会考历史
    3、2024四川高一
    4、四川2024高二历史会考试卷及答案
    5、2024年四川历史高考试卷
    6、2024四川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
    7、2023-2024四川省高中历史会考试卷
    8、四川2024高考历史
    9、2024年四川高考历史答案
    10、2024四川高二期末历史
法文、体育等近代学科,且采用了多级教授制,这种形式不同于传统书院,具有近代学校的一些特征,所以可以说它具备近代学校性质的新式书院,C项正确。材料中仅提及注重德育,该项属于对材料的过度解读,排除A项;材料中未提及与洋务派及专门实业学堂的关系,排除B项;仅凭一所书院不能标志新学制系统的全面建立,该项说法过于夸张,排除D项。11.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康有为根据《公羊传》中的“三世说”总结出社会历史是不断进化的,即由君主专制到君主立宪再到民主共和,这是历史的进步,肯定社会变革的合法性;孙中山则指出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早已提出民主共和的理念,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二者的思想都将近代政治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以增强其政治理念的历史合法性,C项正确。二者的思想是为了促进社会变革,A项因果倒置,排除A项;孙中山立足于西方近代民主政治思想,这与丰富传统儒学内涵无关,排除B项;材料与重建国人文化自信无关,而是主要论证社会变革的历史合法性,以促进社会变革与救亡图存运动,排除D项。12.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1922一1926年”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主要集中在面粉、纺织等轻工业领域,这一时期江汉关棉花进口量增幅较大,可能和此地棉业的发展相关,B项正确。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后期,排除A项: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战后列强卷土重来,排除C项;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实行战时体制,致使官僚资本迅速膨胀,蚕食鲸吞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迅速膨胀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排除D项。13.B(解析】根据材料“三三制”“议行合一”“创造了‘一揽子会’的形式”“尤其是在乡长、文书等主要干部中,更不能强求贯彻‘三三制:”及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采取了不同的治理方式,体现了基层治理采取灵活方式,B项正确。材料无法得出乡村管理的效率问题,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政府权力向地方渗透的相关信息,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陕甘宁边区的建设并不是照搬苏联的政府模式,排除D项。14.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950年,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做好土地改革、稳定物价、调整工商业、肃清反革命、整党、统一战线、民族、文教等八项工作,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巩固新生政权,B项正确。20世纪60年代初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排除A项:抗美援朝战争是1950年10月一1953年7月,时间不符,排除C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是1956年开始的,排除D项。15.A【解析】根据图示及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后,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左面的宣传画“从小学科学,立志攀高峰”反映出改革开放初期,精神文明建设中注重动员青少年学生积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新时期中国现代化建设培养科技人才;右面宣传画“文明礼让热情为顾客服务”体现出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要求服务业等从业人员塑造服务意识,为进一步推动第三产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这表明改革开放初期精神文明建设将现代化建设目的渗透其中,A项正确。“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主要指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这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出经济转型的实际影响,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工业建设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16.D【解析】新世纪以来,中国政府开展的一系列重大外交活动,既有周边邻国,也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既有经济合作,也有政治互信。整体而言,有利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D项正确。依据表中有巴西、二十国集团,可知中国外交活动不仅仅涉及周边邻国,排除A项:依据表中信息可知,材料不是缓解不同意识形态国家的矛盾,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中国与其他国家的部分领域的合作,排除C项。17.【参考答案】(1)变化:由乡吏改为县吏。(2分)原因:纸成为主要书写材料;乡里体制存在弊端,吏治腐败;传统户籍制度遭到破坏;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6分,任答3点)(2)户籍登记分主户与客户;由按年龄登记到按资产登记;出现了农村民户和城市民户。(6分)【解析】(1)变化:根据材料一“乡吏具体负责户籍的编造”“户籍转由县廷编造”可分析出由乡吏改为县吏。原因:结合纸的使用可分析出纸成为主要书写材料:根据材料“乡吏是郡县任命,俸禄微薄,工作上经常有私派加征、盘剥百姓的行为”可分析出乡里体制存在弊端,吏治腐败:根据材料“东汉未年,战事频第2页(共4页)
本文标签: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