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三联考
炎德英才大联考 长沙市一中2024届模拟试卷(一)1历史试题
2024-05-03 17:22:14
673
炎德英才大联考 长沙市一中2024届模拟试卷(一)1历史试题
正在持续更新,目前答案城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炎德英才长沙一中试卷8历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关于经济领域“现代革命”的动力提出自己的意见,可以赞同或修正材料中某一观点,也可以综合多种观点或提出自己的解释。(要求:观点明确,论证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16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材料一在1825年英国爆发第一次经济危机之后,傅立叶(1772一1837)认为,从社会生产的运作状况来说,工业文明是一种无限制经济自由的制度,它没有计划,无限竞争,从竞争中又产生了“工业封建主义”即垄断,由此使整个社会生产呈现出无政府主义和生产危机。服从于这一运作规律,每个人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只要符合自己的意愿,即使其行为有害于社会也在所不顾,社会的整体利益可以丝毫不加考虑,社会个人与集体处在经常斗争状态,一些人的幸福与发财建立在别人的不幸甚至是毁灭之上。摘编自王斯德《工业文明的兴盛一16一19世纪的世界史》材料二在亚当·斯密(1723一1790)看来,市场的自由竞争实现了社会生产要素和资源的有效配置,引导着人们实现着个人利益,也增进着国家的财富,这是现行社会经济运行的内在机制,是个人财富与国民财富增长的动力。就生产形式而言,自由竞争并不会带来生产的无序化,相反,在市场的自由调节下,社会在进行均衡的生产,实现自然的和谐与有序。亚当·斯密坚定地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才能激活起“经济人”天生具有的一种创造欲望和创造能力。摘编自王斯德《工业文明的兴盛16一19世纪的世界史》(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傅立叶和亚当·斯密对“经济自由主义”的不同看法。(8分)历史试题(雅礼版)第6页(共7页)
本文标签:
【在小程序中打开】
搜索一下,直达结果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