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师联盟]2024届高三信息押题卷(二)2答案(语文)

44

[百师联盟]2024届高三信息押题卷(二)2答案(语文)正在持续更新,目前答案城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百师联盟2024高三信息押题卷
    2、百师联盟2024高三信息押题卷一
    3、百师联盟2024高三信息押题卷二
    4、百师联盟2024高三信息押题卷四
者从这一言语形式本身去感知和发现美、把握和创造美。“这婆娘真他妈的漂亮得一塌糊涂”,它所描述的对象可能是美的,但它却不是美的言语。因为我们从它的言语形式中所感受到的思想感情是不美的。总之,言语美生成于一定的言语形式之中,是主体对对象审视、体验、提炼、创造的结果。即使对象本身是美的,描写它的言语也可能比美的对象本身更美。不是有“江山如画”的话头么?其实画是画家根据江山画出来的,可是它往往比你所见到的江山更美,因而才有“如画”之叹。袁枚说得好:“美人当前,烂如朝阳。虽抱仙骨,亦由严妆。匪沐何洁?匪熏何香?西施蓬发,终究不减,若非华羽,曷别凤凰。”(袁枚《续诗品·振彩》)如果美的思想感情是美的言语的“仙骨”,那末遣词造句的斟的推敲就如同“严妆”了。天生丽质亦须沐浴,熏香,讲究梳妆打扮,“七分人才三分扮”嘛。蓬头垢面,西施也会变成东施甚至蟆母无盐。不过,这一比喻也有它的蹩脚之处,这就是容易使人产生这样的误会:先有“仙骨”,然后“严妆”,“仙骨”虽未“严妆”仍是“仙骨”:似乎表现在一定的言语形式中的美的思想感情先可脱离这语言文字而存在着,说者写者然后再去寻觅恰当的语言文字,把它表述出来,即使最初所用的语言文字比较粗糙甚至丑陋,也不影响这思想感情的美好,似乎“这婆娘真他妈的漂亮得一塌糊涂”也可能具有“仙骨”,只是未加“严妆”而已。不,绝对不是这样。没有获得语言文字形式的意念只是一个朦胧的模糊的“团块”,当它一变而为语言文字之后,内容和形式就化为血肉相连难解难分的一个有生命的整体,语言文字的形式就是思想感情的表现形态。表述某一对象就已经在认识、评价某一对象,表述的改变实质上是认识、评价的改变,思想感情的改变,意味着它获得了一个新的生命。给“蒙娜丽莎”加上两撇胡子,她的“仙骨”也随之而消失,她的生命也随之而死亡,她已经不是她而成了别一个人。美的言语就是美的认识、评价,美的思想感情。不过,言语的音韵节奏等因素毕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言语形式的建筑美、音乐美可以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而不必通过“意义”的桥梁。有的催眠曲没有什么意义但却具有一定的节奏。但它们的独立性极弱,以致无力使言语具有或失去美的素质,它无法使“哼哼哼哼”变得美,也无法使“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变得不美。(摘编自王尚文《语感论》,有删改)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言语与对象、主体、环境的高度统一产生一种言语美,言语美感自然地包含在语感中。B.言语美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可以替代美的对象的存在,从而让人们产生如在眼前的美感。C.言语美不因对象而转移,相比之下,赞颂美的对象的语言比鞭挞丑的对象的语言更美。D.言语形式的建筑美、音乐美可以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但无法独立地使言语产生美感。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言语美具有跨越时空的魔力,能使读者从言语形式中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B.只要是以美好的思想情感观照对象,能真实地描述对象的言语都可以界定为美的言语。C.“这婆娘真他妈的漂亮得一塌糊涂”这句话所以不美是因为未经遣词造句的斟酌推敲。D.“仙骨”与“严妆”的比喻说明一旦改变了言语形式,认识、评价、情感也随之改变。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四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A.美的语言就像《登徒子好色赋》中那位“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B.对于任何对象,言语都能“如以灯取影,逆来顺往,旁见斜出,横斜平直,各相乘除,得自然之数,不差毫米”(苏轼《书吴道子画后》)。C.东坡写诗,既有“微风万顷靴文细,断霞半空鱼尾赤”,也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语文试题卷·第2页(共8页)
本文标签: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