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 高三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押题试卷(一)1历史(新高考)试题

42

NT 高三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押题试卷(一)1历史(新高考)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答案城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高三·历史·大题突破八·参考答案一、知识主线知识点1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知识点2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文化交流知识点3新航路开辟后商品的世界性流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及其对中国的影响知识点4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二、解答过程1.[参考答案](1)特点: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在东部沿海和沿长江地区;在贸易和赋税征收中受到欢迎。(4分,任答两点即可)原因:中外贸易的发展;对外贸易口岸分布的影响;外国银元在使用上的优势;赋税货币化的推动。(4分,任答两点即可)(2)历史条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解放区连成一片;中国人民银行的成立;国民党法币改革导致金融形势恶化;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货币发行经验积累。(4分,任答两点即可)政治意义:加速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进程;巩固解放区的人民政权;保障人民当家作主。(2分,言之有理即可)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一“本国流通的外币有大髻、小髻、篷头、蝙蝠、双柱、马剑等”可知在中国流通的种类多样;据材料一“其势力逐渐蔓延至广东、福建、江苏、浙江、安徽、直隶等省”“凡长江各地以及上海,皆有其踪迹”可知在中国的流通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和长江沿岸地区;据材料一“凡完纳钱粮及商贾贸易,无一不用洋钱”可知当时人们在贸易和纳税过程中也也乐于使用洋钱。第二小问成因,据材料一“最早流入的银元叫作卢卡斯银元”可知明清时期对外贸易的发展形成了巨大的贸易顺差,促进了白银流入;据材料一“不仅要计量重量和成色,还使用麻烦,制度繁杂”可知外币相比本地传统银两在使用过程中更加方便、简单;据材料一“清地方政府自己也采用外币来收取钱粮贡税”可知明清时期赋税的货币化征收也促进了外币在中国的流通;据材料一“直至咸丰六年(1856年)止,凡长江各地以及上海,皆有其踪迹”可知晚清时期的通商口岸大多分布在沿江、沿海地区,外币在中国的流通也必然受到通商口岸分布区域的影响。(2)第一小问历史条件,据材料二“人民币是在统一晋察冀边区银行币、冀南银行币、陕甘宁边区银行币、西北农民银行币、北海银行币等各革命根据地货币的基础上应运而生的”可知当时各个解放区连成一片促进了人民币在华北、西北的统一发行;据材料二“应由中国人民银行派人负责检查票版、票纸”可知“首批人民币”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发行,所以中国人民银行的成立促进了“首批人民币”的发行;据材料二“切勿粗制滥造,以防假票流行”可知“首批人民币”的发行吸取了国民党法币改革粗制滥造、通货膨胀严重的教训,也反映了国民党金融改革的失败为人民币的发行提供了经验教训;据材料二“现在又有了自己的银行和货币,这才真正是人民当家做
本文标签: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