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三联考
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高三青桐鸣信息卷二地理试题
2024-03-10 01:38:08
51
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高三青桐鸣信息卷二地理试题
正在持续更新,目前答案城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高二期中检测地理参考答案1.C2.B3.A4.D5.B6.A7.B8.C9.C10.B11.B12.D13.A14.C15.D16.D17.(1)北京。(2分)理由:此时该城市的太阳方位接近正南方,(2分)所以该城市地方时接近正午,且太阳位于偏东方,所以此时该地为早上,北京时间为10:00时,北京(116°E)的地方时为9:44(2分),且当地看太阳的仰角为40°,可知当地纬度为40°N(2分)。(2)直射点地理坐标(2.2°S,150°E)。(2分)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特征:自太阳直射纬度(2.2°S)向南北两极递减,且太阳直射纬度所在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为90°。(4分)18.(1)山区降雨、融雪等导致泥石流生成;当泥石流流经狭窄的河道或河谷时,流速减缓,泥石流中的泥沙、石块等松散物质会逐渐沉积,形成堰塞体;堰塞体高度不断增加,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6分)(2)冰川在暖期的先后退缩,导致古堰塞湖相继消亡;该区域的某次地震,导致湖岸崩塌形成巨浪或坝体失稳而溃决;上游溃决洪水冲垮下游坝体,导致连锁溃决反应;洪水、冰川退缩和地震相互作用,导致溃决时间接近。(8分)(3)在古堰塞湖时期,坝体上游由于古堰塞湖及其沉积物的存在,侵蚀速率减缓;古堰塞湖消亡后,坝体下游水体挟沙能力增强,加上溃决洪水,侵蚀速率加快;同时其沉积物被侵蚀下切成为河流阶地。(6分)19.(1)海底深处岩浆喷发出露海底,冷却凝固后形成海底高地;另外受板块的挤压,海底岩层发生弯曲,形成海底褶皱,海底岩层隆起形成海山;长期受海水侵蚀,海山呈下大上小的尖锥形。(6分)(2)海盆周边被复杂的海底地貌环绕,陆缘输入的沉积物少,沉积物覆盖少;位于板块交会处,海底地壳运动活跃,新生成的海底地貌仍然以海山、海底裂谷和海沟为主;位于深水区,受外力侵蚀影响小。(6分)(3)海山呈下大上小的尖锥形,所以海山之间的沟槽呈上宽下窄的“V”形;水团通过沟槽时,沟槽上部较宽,水团流速较缓,对沟槽两侧海山的岩层侵蚀较弱,而下部狭窄,水团流速较快,对海山底部基座侵蚀更严重。(6分)【高二地理·参考答案第1页(共1页)】·24-119B·
本文标签:
【在小程序中打开】
搜索一下,直达结果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