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三联考
炎德·英才大联考 2024年春季高一年级入学暨寒假作业检测联考语文答案
2024-03-05 08:38:07
123
炎德·英才大联考 2024年春季高一年级入学暨寒假作业检测联考语文答案
正在持续更新,目前答案城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2024届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卷)(命题学校:汉台二中)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写在本试卷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涂在本试卷上无效。3.做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上,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有众多名山胜水,形成了独特的山水文明。“山水”并不仅仅指涉“风景”,而是具有丰富的内涵。山水与天道、仁德、自然、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中国山水文明包含着对宇宙、生命、历史、道德的深刻认知。首先,山水体现了道的特性,由山水可观天道。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第八章)水能滋养万物,不会因为相争和冲突而破坏自然的和谐有序。水处于卑微的位置,却彰显了上善、至德和圣人的无为而治,水之“道”有益于心性涵养和政治治理。山水以其形质之美更直接鲜明地呈现“道”,使仁者在静观山水之中因悟道而喜悦。这也印证了孔子所说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朱熹的解释,“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四书章句集注》)。通过在山水间游走、居住、体悟、静观,人们可参透天地之道、治世之道,成为智者或仁者,抑或兼容两者。第
本文标签:
炎德英才大联考答案
【在小程序中打开】
搜索一下,直达结果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