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三联考
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下)期高三初(开学)学业质量联合调研抽测语文试题
2024-02-23 11:30:13
83
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下)期高三初(开学)学业质量联合调研抽测语文试题
正在持续更新,目前答案城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曾刊登一篇文章,说二板一国人均巧克力消费重想高,关诺贝尔奖得主占总人口的比创就越高。该文章作者认为A,其理论机制是:巧克力的主要原料可可富含黄烷醇,而黄烷醇能提高记忆力、学习能力,改善语言理解和数学逻样等认知功能。然而,由于人均巧克力消费量越高并不代表那些诺奖得主就吃了更多的巧克力,因此该文作者仅为上述理论机制提供了很弱的统计学证据支持。事实上,黄烷醇虽然在天然可可中含量很高,但在巧克力中含量很低。鉴于此,可以认为,文章的统计学证据根本没有为上述理论机制提供任何支持。B?一种比较谈谐的解释是,虽然从巧克力消费到获得诺奖并不一定存在因果关系,但反向的因果关系有可能存在:那些有很多诺奖得主的国家或许喜欢用巧克力来庆祝新获诺奖。更严肃的解释是20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埃黑克:科内尔,他认为一个国家的巧克力与该国的富裕程度相关联越可能产生更多的诺关得主丛而越富裕的国家对科研授入更多。埃里克·科内尔实际上是基于统计学中的“虚假关系”概念来进行解释的。类似的例子有很多,例如,手掌大小与阅读能力没有因果关系,但二者正相关,原因是手掌大小与年龄有关,年龄越大,手掌越大,同时阅读能力越强。冰激凌销量与溺水人数没有因果关系,但两者正相关,原因是冰激凌销量与气温有关,气温越高,游泳的人越多,进而可能会有更多的溺水者。寻求因果规律是人类的本能,然而在此过程中陷肼重重。18.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4分)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不得改变原意。(3分)20.如果甲和乙两个对象存在“虚假关系”,请结合语段中的三个例子归纳概括这种“虚假关系”的特点。(4分)高三语文试卷第9页(共10页)
本文标签:
【在小程序中打开】
搜索一下,直达结果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