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仿真模拟卷(二)2语文XGK试题

48

高三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仿真模拟卷(二)2语文XGK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答案城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乎!”每战,将士或退散,巡立于战所,谓将士曰:“我不离此,汝为我还决之。”将士莫敢不还沁战,破敌。又推诚待人,无所疑隐,临敌应变,出奇无穷,号念明赏罚信与众共甘苦寒暑故下争致死力。(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材料二当二公之初守也,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及其无救而且穷也,将其创残饿戚之余,虽欲去,必不达。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腋遮江准,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韩愈《张中丞传后叙》)[注]①尹子奇:安史之乱中的叛军将领。②合:容量单位,十合为一升。10.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加断句,清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号A令B明C赏D罚E信F与G众H共I甘J苦K寒L暑M故N下O争P致Q死R力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合,也称为“回合”,旧小说中描写武将交锋一次叫一个回合。这里指双方较量一次。B.再拜.有两种意思:一是第二次拜,二是拜两次。文中“巡西向再拜”中是第一种意思。C.颜色,文中是“脸色”的意思,与《屈原列传》中屈原“颜色憔悴,形容枯槁”中一样。D.“其谁之功也?”中“其”的意思,与《师说》中“其皆出于此乎?”的意思并不一样。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安史叛军以近两倍的兵力进攻睢阳。守城将士日夜与叛军激战,擒贼将六十多人,杀敌兵二万余,将土们因之士气大增。B.睢阳被围粮食将尽,而且士兵都因为饥饿无法战斗,有人建议弃城,张巡、许远认为睢阳是江、淮的保障,决定坚守待援。C.张巡练兵不依照古代兵法,而让将领们各依本人的想法指挥作战,因为他觉得战场上形势瞬息万变,让士兵们各自为战更好。D.韩愈在《张中丞传后叙》中对张巡、许远的评价很高,认为他们守卫睢阳,不弃城而走的考虑非常周到,体现出他们的贤明。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且我众饥羸,走必不达。古者战国诸侯,尚相救恤,况密迩群帅乎!(4分)(2)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4分)14.两则材料都反映出张巡和许远坚守雕阳的艰难,具体有哪些困难?他们的坚守有什么意义?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述。(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饯王岑判官赴襄阳道岑参故人汉阳使,走马向南荆。不厌楚山路,只怜襄水清。4-6(共8页)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