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三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24·G3DY·历史-R-必考-QG 历史(一)答案预览

46

2024年高三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24·G3DY·历史-R-必考-QG 历史(一)答案预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答案城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4分,任答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局限性:传统“民本”思想的实质是“治民”,在封建社会缺乏制度保障,统治者的“重民”“仁民”实为治民之术、驭民之法,民众始终无法摆脱受剥削、受压迫的命运。(2分,言之有理即可)18.(1)原因:社会历史传统的限制;缺乏政治变革的基本经济基础;政治条件尚不具备;国民素质总体不高。(5分,任答两点4分,三点5分)(2)特色:各党派和阶层参政的广泛性和平等性;“三三制”政府领导体制的独创性;民主选举制度的普遍性与直接性。(4分,任答两点即可)影响:充分保障了各抗日阶级、阶层广泛的民主权利,团结了开明地主和人士,巩固和壮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也营造了积极向上的良好社会氛围,巩固了根据地政权,为新中国建立人民民主政权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4分,任答两点即可)(3)启示:民主政治的发展道路与其历史环境息息相关;民主政治发展具有渐进性;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完善和发展的保障。(2分,言之有理即可)19.(1)特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建设有利于人民的社会主义经济(始终关注民生问题)。(5分,任答两点4分,三点5分)(2)主要内容:市场调节与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鼓励按劳分配,但要与国家发展相适应;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农业生产自主与计划生产体制相结合;在学习西方的同时坚持社会主义不动摇。(4分,任答四点即可)意义:为改革开放建设提供经济思想指导和借鉴;进一步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4分,任答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20.看法:我不赞成明清时期“社会停滞论”。(1分)阐述:明清社会经济全面高涨,在农业上,传统农业耕作技术不断提高,伴随着高产作物的引进耕地面积扩大,人口也在增长,农业生产率也大幅提升,并推动了经济作物的发展。江南等地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经济作物品种繁多,许多农民还兼营产品初级加工等副业,以获得更多收入。手工业也有发展,明朝后期在江南地区丝织、榨油等行业中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即开设工场,使用自有雇佣劳动力进行较大规模的生产,这种现象在清朝也有所发展。商品经济也进入了新的繁荣期,海外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促进了长途贸易的发展,不仅形成了地域性的商帮,商业资本也日趋活跃,也兴起了一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除了经济方面,明清在政治、思想文化等领域也在革故鼎新,有所成就。(9分)总之,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总结阶段,综合国力在世界仍大体保持领先,很多领域都出现了新的变化。这些都表明明清社会在不断发展,并非完全停滞。(2分)(示例仅供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高三期中联考·历史参考答案第4页(共4页)】24012C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