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SD]四试题

28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SD]四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答案城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材料三经过康熙雍正乾隆嘉庆祖孙四代的开拓,中国疆域达到内在发展的极致。同时,中国按照自身发展的轨道滑行,国力达到了全盛。…在此条件下,清朝于北方遏制了沙俄的继续南下,且运用外交手段划定了边界:于南方,运用朝贡贸易体制把欧洲列强的权利锁定在规程所允许范围内。…这使得前中期的清朝对其疆域的最终奠定,能够从容地从学理上与法理上自我确认。一于逄春《论中国疆域最终奠定的时空坐标》(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概述清朝“运用外交手段划定了疆界”。结合所学,指出清代中期中国的东南疆界及近代中国为捍卫东南疆界主权而做出的努力。(5分)30.官员的选拔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治理的必要前提。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7分)材料一光荣革命后,国王和权责行使有封建特权色彩的官职恩赐权来任用官员。到19世纪初,英国的官吏任用制度仍受封建恩赐的影响,或实行个人赡徇制,或实行政党分肥制,腐败泛滥。而工业革命的完成使英国急需清廉高效的政府为其经济的扩张出谋划策,选拔彻底有效的人员班子来充实政府职务。1853年政府有关部门建议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制。1855年文官改革令是以择优取士的方式取代官职恩赐制的重要起点。—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并结合所学,概述其成因。(4分)材料二至1898年百日维新,各地举办的各种类型的新式教育机构,林林总总大约有60所之多。但是,这些机构大多各自为政、不成统系,缺乏全局上的总体规划,且多为军事和语言相关内容的学堂。进入20世纪,在政府的推动下,各地出现了一批普通中小学堂。客观形势的发展迫切需要一部由中央政府制订的统辖各级各类学堂的学制系统。而在此数十年间,政府和民间举办学堂积累的经验教训,也使这样一部学制系统的制定成为可能。《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应运而生。“癸卯学制”的颁布,表明了清政府把近代学校制度推向全国城乡的决心,与一年后正式宣布的停废科举取士一起,形成推动传统教育变革、新式学堂发展的合力,迅速改变着20世纪初中国教育的格局。一田正平《癸卯学制两甲子考论》(2)根据材料二,分析“癸卯学制”出现的背景。并结合所学,指出“癸卯学制”给晚清选官制度带来的变化。(6分)材料三第一章…第二条国家根据公务员职位类别和职责设置公务员领导职务和职级序列。本规定所称职级,是公务员的等级序列,是与领导职务并行的晋升通道,体现公务员政治素质、业务能力、资历贡献,是确定工资、住房、医疗等待遇的重要依据,不具有领导职责。公务员可以通过领导职务或者职级晋升。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履行领导职责,不担任领导职务的职级公务员依据隶属关系接受领导指挥,履行职责。一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写出公务员制度在我国正式形成的标志及由此体现的公务员考录工作趋势,并阐述公务员制度建立和推行的意义。(7分)高二历史试题卷第6页共7页
本文标签: 100所答案 示范答案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