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三联考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SD]四试题
2023-11-07 22:49:08
24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SD]四试题
正在持续更新,目前答案城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C.人口南迁推动岭南地区的发展D.南方民族交融的程度加深6.士谱是记载士族门第的凭籍,庶族是不入士流的。但庶族地主为了抬高身价,往往杜撰身世伪造士谱,以跻身士流。此风始自魏晋,降及唐初依然未息。唐太宗重修《氏族志》时,一开始就提出“质诸史籍,考其真伪”的要求。对此解读合理的是,唐初()A.士族权力受到抑制B.庶族政治地位提升C.门阀观念依然浓厚D.史学重视考据方法7.780年后,唐朝推行两税法,强藩地区按照两税法的收税原则进行缴纳,但在赋税的支配上,部分留给收税当地作为日常开支,部分由藩镇节度使支配,部分上缴中央。据此可知()A,中央集权得到强化B.藩镇势力得到遏制C.中央妥协色彩明显D.宗藩体制遭到破坏8.南朝梁武帝即位之初便组建治礼机构,该机构历时11年制定出涵盖国家、社会和人民生活的礼仪体系。梁武帝还修建很多寺庙,其中有两座以其父母命名,他每月都亲自去祭拜。这说明()A.梁武帝倡导儒家思想B.民族交融趋势加强C.南朝时三教合归于儒D.五代时期社会动荡9.欧阳修在《新五代史》中说:“枢密之任既重,而宰相自此失其职也”。宋太宗将中书、枢密院共掌文武大权的官僚体制改为“凡政事送中书,机事送枢密院,财货送三司”的财、政、军三权分立制,战争状态下则以中书宰相兼任枢密使统筹全国军务。北宋统治者此举意在()A.削弱辛相权力B.防止权臣乱政C.实行三权分治D.提高行政效率10.1938年出版的《元代社会阶级制度》第二章标题“元代法定之种族四级制”,确立了“四等人制”的概念:1985年《元代的四等人制》一文将其概念定义为“元朝法定的民族等级制度”,同年出版的权威性读物《中国大百科全书》基本认同了这一观点,在学界影响很大。但20世纪末以来,不少学者对该概念提出了质疑,认为基于人种、语言、宗教、文化而划分身份差别或阶级制度的说法是一种对元朝历史的误解。甚至有学者认为“色目人”是汉族认知世界的产物,“四等人制”是汉族人虚构出来的。以上学术争论对我们的启示是()A.学者对历史概念的解读基于其时代背景和阶级立场B.历史研究不能迷信权威,要做到大胆假设小心求证C.对历史现象的认知应避免基于简单概括和过度解读D.不能先入为主地开展少数民族政权统治政策的研究高三历史试卷第2页共6页
本文标签:
100所答案
示范答案
【在小程序中打开】
搜索一下,直达结果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