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三联考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HUN]六试题
2023-11-07 22:19:32
48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HUN]六试题
正在持续更新,目前答案城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二全国©0所名校高考模拟金典卷的面积,挖掘耕地潜力,为食物增产发挥作用,缓解非洲食物危机;便利外资和先进技术的引进,可为当地人民提供新的就业机会。(6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魏源撰写的《海国图志》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御侮图强的方案,他提出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思想是中国人面对西方挑战的最初反应,也是中国人要求学习西方的最陵初表述。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图强也是一个复杂艰巨的任务,它与物质的富裕、政治的开明和文化的启蒙密切相联。于是,人们在“兵战”之外又提出了“商战”“学战”以及政0方治改良与革命、文化思想启蒙等一系列与图强相关的主张,这魏源与《海国图志》反映了人们对救亡与图强两者关系认识的深化。摘编自邓名瑛《中华民族爱国主义发展史》(第3卷)结合史实,阐释一则近代中国御侮图强的“方案”。(要求:体现时代价值,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12分)答索[示例]方案:陈独秀与《新青年》。(2分)观点:呼吁思想启蒙,青年乃中国未来之希望。(3分)阐释:辛亥革命以后,陈独秀认识到,只有当中国人民特别是中国青年从思想上觉醒后,中国才能真正建立起民主共和制度,拯救民族危机。从此,他就把塑造新青年作为自己的责任。为实现这一目的,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新文化运动由此兴起。《新青年》集合了一批新文化运动的斗士。这些人以“民主”“科学”为旗帜号召青年觉醒起来,和旧思想、旧传统实行彻底决裂,以此来实现民族的自救。(4分)陈独秀的“新青年”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当时一大批中国青年,他们对青年所承担的责任及使命的鼓吹与张扬,直接推动了青年学生投身于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从而引起了近代中国第一次爱国主义运动的高涨。(3分)(“示例”仅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53年,没去过印度的马克思认为被殖民前的印度社会处于几近停滞的状态,甚至直言印度“没有历史”,从根本上缺乏推动自身向现代社会转型发展的内在动力。英国的殖民统治恰好可以从根本上破坏印度传统社会的结构,进而成为刺激印度现代化转型的外来动力。材料二19世纪70年代,在考察过爱尔兰在英国殖民统治下的“惨况”后,马克思认为英国的殖民统治导致爱尔兰陷入“糟糕的社会状况”之中。马克思晚年摈弃了早期关于印度社会的认识和观,点,其思想中丝毫不见殖民主义“双重使命”的影子。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胡洁瑶《从“双重使命”到对殖民主义的批判马克思论殖民主义与印度传统社会的关系》(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关于印度和殖民主义问题认识的变化及其原因。(10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马克思对殖民主义认识的变化,谈谈你的看法。(4分)答案(1)变化:由对殖民主义持包容态度到后来批判殖民主义;由轻视印度的发展历史到重新审视印度的历史。(4分)【24新高考·JD·历史-JX】6
本文标签:
100所答案
示范答案
【在小程序中打开】
搜索一下,直达结果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