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三联考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HUB]八试题
2023-11-06 22:24:58
28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HUB]八试题
正在持续更新,目前答案城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派原有的政治主张破产,B项正确。这种转变与国民党失去美国支持及军事上败退无关,A、C两项错误:1946年内战就已经爆发,D项错误。10.D【解析】材料强调的是《论十大关系》中政治方面的关系,根据所学可知,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毛泽东的这些论述理顺了政治关系,有利于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调动各方面积极参与建设,D项正确。《论十大关系》是我们在吸取苏联建设教训后进行的独立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A项错误;材料中“革命与反革命”与社会主义民主无关,B项错误;材料选取的是政治关系而非经济关系,C项错误。11.A【解析】通过材料“古代世界许多区域文明早期都有传世的史诗”“成为了研究该地区早期文化的重要史料”可知,人类早期的“史诗”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A项正确。B项说法错误;史诗中有许多传说,其本身也具有文学性质,因此只能部分反映历史真实,不能完全反映历史的本来面目,C项错误:史诗本身就是文字记录后流传下来,D项说法错误。12.D【解析】中世纪后期,商品经济发展冲击封君封臣制,表现在骑士对封君的军役义务上就是盾牌钱的流行和军饷制建立,这一变化使国王得以摆脱对骑士阶层的依赖,从而加强王权,D项正确。在这一变化下,骑士地位降低,A项错误;王权逐渐加强是影响而非原因,B项错误;C项说法错误。13.0【解析】从材料“致使原本生机勃勃的土地变得荒寂,欢乐的村庄失去活力,幸福安居的人们被迫离乡背井,农民落魄在城里沿街行乞。”可知,作者无法面对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对农村生活的冲击,表达出焦虑和迷茫,C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作者并非赞颂城市化发展,而是对城市化持消极态度,A项错误;该诗作的主旨不是单纯地批判工业革命对田园生活的破坏,而是表达一种面对社会转型带来的进步和破坏时,心中产生的迷茫,B项错误;启蒙运动是思想解放运动,与材料内容无关,D项错误。14.C【解析】根据材料“他们要求摆脱白人神职人员的控制,建立独立的黑人教会”“土著教会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领导人民进行反殖民主义的斗争”可知,这一时期非洲的宗教斗争推动了民族独立思想的广泛传播,C项正确。北非地区大多数民众信仰伊斯兰教,A项错误;19世纪下半期民族解放运动的主要斗争形式是武装斗争,B项错误;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瓦解是在20世纪90年代,D项错误。15.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从1966一1982年,苏联农业总产值年增长率波动较大且总体增长率较低,反映出农业落后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B项正确。这一时期是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其改革的重点在工业领域,A项错误;C项说法错误;苏联农业落后主要是斯大林模式的遗留问题,与冷战无关,D项错误。16.A【解析】根据材料“两国将分担适当的责任”可知,20世纪80年代,随着日本经济发展,日本要求增强美日关系中的自主性,谋求政治大国地位,A项正确。二战后美日即是同盟关系,B项错误;此时日本经济迅速发展,C、D两项说法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共52分。17.(1)以怀柔政策吸引当地少数民族归汉;在归附地区设立郡县,并任用当地人为官;改善交通条件,加强内地与西南地区的联系。(6分)(2)改进之处:以流官牵制土官,加强中央对当地的管理:明确了土司对中央政府承担的义务;移内地军民在西南地区屯种;任用女土司。(任答3点即可,6分)意义: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推动了民族交融;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开发。(任答2点即可,共3分)高二历史答案第2页(共3页)
本文标签:
100所答案
示范答案
【在小程序中打开】
搜索一下,直达结果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