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三联考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SD]四试题
2023-11-05 09:57:24
58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SD]四试题
正在持续更新,目前答案城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17.D根据材料可知,中世纪时期欧洲的市民文学中,代表城市商人群体形象的文学任务具有较为正面的形象,这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群体社会地位得到一定的提升,这种变化影响着当时社会崇尚商业、发展商业的价值取向,故D项正确。“彻底衰落”“被彻底颠覆”不符合史实,故排除A、C两项;B项与材料无关,故排除18.C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殖民者在美洲建立殖民地奴役土著居民,当土著居民大量死亡时,他们又通过贩卖大量黑奴充当劳动力,这一状况在客观上促使美洲的人口结构发生改变,故选C项。A项材料并未体现,故排除;B项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D项并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故排除。19.B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难民主要来源国是苏联、法国和波兰,这主要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而美苏冷战结束后,难民主要来源国是叙利亚、阿富汗和南苏丹等中东地区的国家,这主要受到美国霸权主义的影响,故选B项。A、C两项材料并未体现,故排除;D项“始终”说法有误,故排除。20.A跨国公司由原先以新建为主发展为并购模式,这种并购更能够提升经济竞争力,避开贸易壁垒、实现优势互补,进一步扩大跨国贸易的范围和公司规模,有利于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故A项正确。“完善”不符合史实,故排除B项;这种转变并非意在实行霸权主义和遏制发展中国家发展,故排除C、D两项。21.C根据材料可知,中国的茶文化传播至英国后,与英国文化向融合进而发展出英式下午茶文化,而这一新的社交形式又传回中国,为人们所接受,并影响中国的社会活动,这体现出文化在互鉴交流中得到发展,故C项正确。“主因”材料未体现出,故排除A项;B项材料未体现出,故排除;材料只体现了茶文化对中英的影响,故排除D项。22.A材料反映出古代战争中对技术人才的掠夺,这种掠夺形式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战争双方的科技文化的交融,是战争起到的客观影响,故A项正确。材料并非强调战争具有残酷性,故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战争的目的,故排除C项;“唯一”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D项。23.B李光耀认为在新加坡工业化发展中,为了摆脱西方的文化入侵,防止民族特性的丧失,应发扬儒家传统文化以应对西方文明的文化侵略,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的发展需要,故B项正确。利用儒家文化的目的是迎合新加坡发展需要,而非应对世界性危机,故排除A项;社会发展源于生产力的进步,故排除C项;材料没有强调新加坡文化的多样性,故排除D项。24.B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欧洲大学从中世纪时期未教廷把控转为由国家政府干预,更加强调课程服务于民俗国家的需要,这一现象源于民族国家的兴起对教育世俗化的影响,故B项正确。“丧失”材料未体现出,故排除A项;16世纪时资产阶级革命尚未发生,故排除C项;“根本原因”材料未体现出,故排除D项。25.D敦煌数字博物馆的筹建使得敦煌文化在保护中得到“活化”,使得敦煌文化得到开发,故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出科技的营运对文化遗产内涵的影响,故排除A项;B项材料未体现出,故排除;遗产保护的首要原则是真实性,故排除C项。26.(1)变化:由土地和心理层面的统一到制度层面的统一;从天下共主到中央集权。(4分)原因:封建经济的发展,各地区经济联系加强;民族交融推动了国家认同感的增强;中原文化传播的影响;法家思想的影响;中央集权体制建立的推动。(6分,任答三点即可)(2)措施:政治上实行推恩令,并设刺史监察地方,在中央设立中朝;经济上实行盐铁官营。(4分)意义: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与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4分,任答两点即可)【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历史参考答案第3页(共4页)】23096B
本文标签:
100所答案
示范答案
【在小程序中打开】
搜索一下,直达结果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