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联考]陕西省2024届高三10月联考(10.27)语文试卷答案

76

[陕西大联考]陕西省2024届高三10月联考(10.27)语文试卷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答案城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陕西省2024联考考题
    2、陕西省高三2024年第四次月考
    3、陕西省2024年联考
    4、陕西省2024联考时间
    5、陕西省高三联考时间2024
    6、2023-2024陕西省高三联考试题
    7、2024年陕西省联考的试卷
    8、2024年陕西联考答案
    9、2024陕西省联考试题
    10、陕西2024联考试题
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兴是托物起兴,比是比喻。钟嵘把“兴”说成含蓄,显然不符合“兴”的原意。《诗品》里的分三品和分流派,引起后人的驳难。钟嵘认为五言诗有三个渊源:《国风》、《小雅》、《楚辞》。他说:“故知曹植为建安之杰,刘祯、王粲为辅;陆机为太康之英,潘岳为辅;谢灵运为元嘉之雄,颜延年为辅;斯皆五言之冠冕,文词之命世也。”钟嵘认为曹植、陆机、谢灵运的诗是最好的。清代王士祯认为钟嵘分到上品的陆机、潘岳,宜在中品;分到中品的陶渊明、鲍照和下品的曹操,宜在上品。钱钟书先生在《谈艺录》里说:“钟嵘评文,眼力初不甚高。论诗贵气盛词丽,所谓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故最尊曹植、陆机、谢灵运三人,以魏武之古直苍浑,特也不屑翰藻,屈为下品,宜与渊明之和平淡婉,不相水乳;所取反在其华靡之句,仍囿于时习而已。”可见,不少人不同意钟嵘分流派和分三品的见解。(摘编自周振甫《中国第一部诗话一〈诗品〉》)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品》把五言诗人分为上中下三品,分别诗人的渊源流派,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B.钟嵘提倡诗人写出真景物真感情,极力反对用典用事、堆砌成篇、毫无情味的诗风。C.钟嵘《诗品》的贡献在于纠正当时诗歌创作的流弊,引领形成反映现实的清新诗风。D.从诗歌形式的发展来看,李白关于五言诗不如四言诗的观,点,远远不如钟嵘的见解。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引用文献资料,目的是论证钟嵘在诗论上的卓越创见以及历代对他的正面评价。B.文章把当时诗歌流弊与钟嵘的见解进行对比,并论证了形成诗歌流弊的社会原因。C.文章对钟嵘《诗品》在诗论上的杰出之处、不足之处都有论及,体现出辩证的态度。D.文章采用总分论证结构,重点论述中国古代的诗学成就,肯定了钟嵘《诗品》的价值。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品》不仅是我国第一部诗话理论,也是五言诗发展的诗史,对于后世的诗歌创作和文学批评都产生了很大影响。B.钟嵘反对诗歌声律论的主张符合诗歌发展的要求,拓展了诗歌体裁,但他对“兴”这种表现手法的认识却存在偏差。C.在对曹操和陶渊明的品第评价上,王士祯和钱钟书的观点相同,钱钟书还分析了钟嵘品评曹操和陶渊明不当的原因。D.钟嵘的《诗品》表现了矫正流弊、重视内容情意的深远用心,同时又受时代风气影响,把“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的诗人视为上品。(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远在3000年以前,殷墟甲骨文中的许多卜辞,都为要知道阴晴雨雪而留传下来。到周代前半期,我们的祖先已经搜集了许多气象学的经验,播为诗歌,使妇孺统可以传诵。如《诗经》高三语文第2页(共10页)
本文标签: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