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GX]一试题

50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GX]一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答案城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8.A解析:根据材料数据可知,洋务运动时期的企业人员经费支出占比过大,给企业运行带来巨大困难,最终制约了洋务企业的发展,A项正确。缺乏资金支持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企业具有近代化经营模式,但是封建色彩浓厚,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列强的态度,排除D项。9.B解析:材料反映了在五四运动后,围绕着“问题与主义”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李大钊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对胡适的主张进行反驳,这为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奠定思想基础,B项正确。五四运动后是新文化运动后期,此时马克思主义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主流,排除A项;C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消弭”表述错误,夸大了这场争论的作用,排除D项。10.B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抽多补少”“抽肥补瘦”的做法来自于闽西土地分配的经验和毛泽东寻乌调查的经验,这立足于红色根据地的实际,有助于解决土地革命实施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有利于土地革命的深入推进,B项正确。革命统一战线是在国民革命时期,排除A项;此时地主富农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排除C项;解决土地问题是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是为了打退敌人“围剿”,排除D项。11.C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56年版中学地理教科书,深化了学生对国家地理的了解和认识,有利于国家认同意识的培养,C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受苏联的影响,排除A项;《初级中学课本中国地理》只介绍中国的国家地理,与营造了巩固政权所需的睦邻友好环境无关,排除B项;“保证了”表述过于绝对,且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12.D解析:根据材料中“应更多地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价值规律第一条”“要利用市场活跃流通”等信息可知,当时许多经济学家已经认识到单一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主张利用市场来发展经济,D项正确。材料只是强调引入市场调节计划经济,并未重新估计市场的主导作用,排除A项;扩大企业自主权属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改革内容,排除B项;1978年12月,改革开放正式开始,不存在改革向更深领域前进,排除℃项。13.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组成人员一般由少数民族的公民担任,在民族地区建立小、中、高等学校,并允许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学习,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了对少数民族合法权益的保护,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各民族的政治愿望,排除B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排除C项;“消除”说法绝对,排除D项。14.A解析:材料反映了两河流域的人们编撰农书、开凿运河、管理灌溉等活动,这说明两河流域的人们比较重视农业发展,A项正确。材料并没有涉及楔形文字方面的信息,排除B项;原始农业是古代各地先民共同创造的,不是苏美尔人始创,排除C项;材料没有比较古代各地的农业发展情况,无法得出“古代巴比伦是当时农业最发达国家”的结论,排除D项。15.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罗马共和国时期破坏公共安宁和破坏庄稼等行为都判为叛国,并都由国王本人干预诉讼程序,这体现了当时的罗马注重维护国家安全与公共秩序,C项正确。材料中提到司法对农业的保护,可以一定程度体现生产方式对司法的影响,但“生产方式决定司法审判程序”的说法过于武断,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对人的价值的肯定,王政时期,罗马法也并未完善,排除B项;从材料可以看出“诸神灵”守护农作物,但是神灵崇拜不等于宗教神学,且这只是材料部分信息,不能全面概括材料主旨,排除D项。16.B解析:根据材料“来华的欧洲人热衷于收集东方植物的种子或药材”“以供医生和博物学家研究”并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大文明之间相对隔绝的状态,促进了文明之间的交流,中药知识传到西方,丰富了欧洲医学研究,B项正确。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2023全国名校高考分科综合卷·历史试题(五)参考答案第2页(共4页)】
本文标签: 100所答案 示范答案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