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新阵地教育联盟202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31

浙江省新阵地教育联盟202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答案城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宁波“十校”2022届高三3月联考语文参考答案1.【D】A模(mú)子;B拌嘴;C拙zhuo。2.【】“风姿绰约”形容女子姿态柔美的样子,用来形容文段中提及的整个知识分子群体不合适。3.【B】①《国舅磨墨》《力士脱靴》书名号错误。②结尾句号改为冒号。4.【C】A项中途易辙,把“在”移到“翟志刚”之前;B项不合逻辑,“360度”正好转回原位,应改为“180度”;D项成分残缺,句末要加上“的必然要求”5.【D】A“江南”应为“塞北”;B“小康”应为“大同”;C“红装”应为“银装”。6.(1)①感情②主轴是父子、婆媳,配轴是夫妇③纪律(家法)(各1分,意思对即可)(2)对比妙;整合妙,全书信息一目了然。(各1分,前一格语意接近即可,后两格基于思维导图,言之成理即可。)7.【C】A材料一提到,“双减”指向“义务教育阶段”,非面向“全体学生”,选项扩大范围;B材料二提到学校作业时长调控“线下校外培训机构已压减83.8%”,并非“压减至83.8%”,选项混淆概念;D材料三指的是“在作业‘减负增效’的背景下,更需要发挥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并非“‘双减‘政策’有效发挥了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变未然为己然。8.【C】材料三提到,“家校互动由传统家校沟通向在线家校协同演变”不是受“双减”的影响,而是受技术升级的影响。9.①有关部门(教育部)做好“双减”政策的整体工作部署并落实;②全面强化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助推学校实现“三个提高”;③发挥好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加强家长参与意识,助力“双减”;④呼吁社会资源的投入与支持;发挥社会教育的作用。(每点1分。)10.(1)“拳石”指小石头,(1分),这里指因“我”化身巨人后身量高大,脚下的山峦变小仿佛是一块石头(1分)(2)“颀长”即修长(1分),这里用来表现日出时光照角度低,人的身影格外修长的特点(1分)。11.同:都运用了细节描写(1分),抓住色彩(1分),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来突出日出的过程(1分);(任选2点,共2分,言之成理亦可)异:①描写角度:文本一直接描写日出的景象;文本二则着力于黎明时的红霞,侧面描写日出。②描写意境:文本一意境壮美,富有力量;文本二宁静柔美。③描写语言:文本一选择了大量的动词,如“扫荡”“展开”“用力”“探”“跃”“翻登”等,突显日出的动态美;文本二多选用修饰性词语,如“珊瑚般的”“桃红溢香的”“玲珑剔透”等,表现富士一带日出时静美的景致。(每点2分,共4分,言之成理亦可)12.文本一:①立足于“我”,着力于想象,将自己想象为“散发祷祝的巨人”,②运用象征/隐喻,以泰山日出象征/隐喻泰戈尔的访华之行,③借对泰山日出的赞美之情来表达中国诗人对泰戈尔的景仰之情以及对泰戈尔访华的期待之情。(言之成理均可。1点1分,3点满分。)文本二:①运用想象,以海和山的“沉睡”与“醒来”架构全文,②设置了一个“你”,以“你看”引导变换描写视角,引导读者感受富士黎明的美,③表达了自己对富士黎明的赞美之情,激发读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言之成理均可。1点1分,3点满分。)宁波“十校”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4页
本文标签: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