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师联盟]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一)1 历史(浙江卷)答案

42

[百师联盟]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一)1 历史(浙江卷)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答案城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百师联盟高三冲刺卷二历史
百病,走一走百病消除,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不能得出迷信活动相当盛行,排除A;材料中城市设施日益完善未体现,排除C;走百病是一种特定的民俗节日,具有度厄、逐疫、求子等多种内涵,不能反映社会开放,更得不出越来越开放,排除D。7.B【解析】上海位于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出口,有广阔的腹地,因此,上海的地理位置比广州优越,故选B。广州和上海都是在《南京条约》中被开放为通商口岸,排除A;自然经济的解体是近代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和民族工业崛起的结果而非原因,排除C;中国近代企业的数量少、规模小,产品不足以和西方国家竞争;况且当时中国大量出口的是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排除D。8.C【解析】商战是指大力扶助、保护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资本主义国家迸行商业竞争,抵御外侵的经济思想,由早期维新思想家郑观应明确提出。材料中有来自科举出身的传统士人也主张商战,反映了民族危机背景下,士人希望通过商战来救亡图存的思想主张,故选C。材料没有其他阶层人的救亡图存意识,无法推知传统士人走在救亡图存前列,排除A:从材料无法得出商战成为全社会共识,排除B;材料中没有清政府的政策措施信息,排除D。9.D【解析】由图中数据可知,一战期间,除美国、日本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华投资比重都有下降,体现了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的经济侵略,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故选D:1920年英国在华投资占比仅为6.96%,排除A;材料无法得出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竞争激烈,排除B:材料数据无法得出美国对华商品输出的比重为多少,排除C。10.D【解析】由材料可知,日本全面侵华前,中国在工业、农业、交通、盐务主权等方面取得一定成就,中国正在向现代化国家发展;七七事变后,日本全面侵华,中国进行全民族抗战,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被打断,故选D;中国实现了现代化表达错误,排除A;材料体现中国各领域取得的成就,没有防备日本侵略的具体措施,排除B;材料未体现法币玫革,排除C。11.A【解析】由材料可知,新中国拒绝苏联建议、立足于中国实际进行工业化建设,反映了新中国在经济建设中坚持实事求是和独立自主,故选A:斯大林模式是指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材料未体现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以及苏联的支持,排除BC: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建设工业不等于冒进急躁,排除D。12.C【解析】政厅公餐是古典时期雅典城邦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为城邦做出巨大贡献被城邦授予在政厅享用公餐的资格,是公民获得的最高荣誉之一,政厅公餐作为一种身份认同、荣誉措施对城邦政治起到重要作用,因此,雅典实行政厅公餐的意图是鼓励公民为城邦服务,增强城邦认同,故选C;ABD都不是雅典实行政厅公餐的目的,故排除。3.B【解析】牛顿力学是基于实验、观察而取得的一项重大科技成就,是近代自然科学形成的标志;牛顿力学是人类对自然规律认识的一次巨大突破,冲击了上帝创造世界的思想观念,因此,他所孕育的18世纪时代精神是科学和理性,故选B;启蒙、批评不是牛顿力学和启蒙思想的共同特征,排除A;自由民主是启蒙思想家的追求,不是牛顿力学的内涵2
本文标签: 百师联盟答案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