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三联考
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生物[24·G3DY(新高考)·生物-SJB-必考-HUB]四试题
2023-09-13 23:47:31
25
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生物[24·G3DY(新高考)·生物-SJB-必考-HUB]四试题
正在持续更新,目前答案城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照强度较弱,因此影响AB段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B正确;AB段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光照强度增强,该植物光合作用逐渐增强至与呼吸强度相等,即B,点时该植物整体的光合作用强度与该植物的整体的呼吸作用强度相等,由于绿色植物只有部分细胞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但所有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因此此时在一个叶肉细胞内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牵,C正确;B点后,该植物的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密闭室内CO2浓度下降,CD段中,随着时间推移,光照强度逐渐减弱,光合速率逐渐降低,至D点时与呼吸速率相等,D正确。故选A。7.D【解析】细胞的程序性死亡是在基因控制下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属于细胞调亡,A错误;酵母菌发生的程序性死亡是基因控制的,这个过程中必然涉及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错误;衰老的酵母菌细胞会出现衰老特征,如细胞体积变小,核体积增大,细胞中某些酶活性降低,细胞代谢变慢等,C错误;由题意可知,营养物质匮乏状态下,酵母菌菌落中衰老的个体会发生程序性死亡,推测这一现象的意义应该是使营养物质更多地分配给那些适应性好的个体,D正确。故选D。8.A【解析】由题意可知,癌基因可使细胞生长不受控制,并促进细胞癌变,而机体的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控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进程,因此推测机体突变为癌基因的正常基因应属于原癌基因,A错误;细胞癌变后,细胞表面的某些糖蛋白减少使细胞间黏着性降低而容易扩散,B正确;相比于正常细胞,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细胞代谢旺盛,对能量的需求较大,因此癌细胞对葡萄糖的需求量远大于正常细胞,正电子成像技术正是利用了癌细胞的这一特,点,C正确;癌症的发生与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密切相关,生活中远离致癌因子及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预防癌症的发生,D正确。故选A。9.D【解析】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断裂,但并非是因纺锤丝牵引导致的,而是在酶的作用下断裂的,A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配对的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两侧,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有丝分裂过程中没有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两侧的现象,D错误;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的现象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有丝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的现象,C错误;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断裂后,都会发生染色体在纺锤丝牵引下随机均分细胞两极的现象,D正确。故选D。10.C【解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需用T2噬菌体侵染5S标记的大肠杆菌,使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带上35S标记,A错误;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离心的目的是使上清液中析出质量较轻的噬菌体颗粒,而沉淀物中留下大肠杆菌,B错误;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由于DNA分子的复制为半保留复制,因此释放出的部分子代噬菌体中可能不含放射性标记,C正确;35S标记组上清液中出现较强放射性说明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可能未进入大肠杆菌内部,仅有这一组实验不能说明T2噬菌体的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错误。故选C。11,A【解析】据题意可知,取样分离DNA后使其变性为单链,因此所得结果不能说明DNA分子的复制为半保留复制,A错误;由实验一30秒后取样的结果可知,检测带放射性标记的片段,即检测子链,发现一半是小片段,一半是大片段,据此可知一条子链的合成为连续的,另一条子链的合成是不连续的,进而可推测亲代DNA分子的两条链方向应该是相反的,若是相同的,则结果都应该是大片段或都应该是小片段,B、C正确;由实验一3分钟取样和实验二DNA连接酶缺失突变体的实验结果对比可知,DNA分子复制时,小片段需由DNA连接酶连接起来,D正确。故选A。12.D【解析】由图可知,①为转录过程,物质a为RNA聚合酶,RNA聚合酶不仅能够催化核糖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还具有使基因两条链解旋的功能,A正确;由图可知,②为剪接过程,即将初始RNA中内含子转录的片段剪去,而将外显子转录的片段拼接起来,该过程中外显子转录片段的不同拼接,可形成不同的成熟RNA,因此,②不同的拼接方式可实现一个基因指导合成多种蛋白质,B正确;由图可知,③为翻译的过程,根据合成肽链的长短,可判断翻译的方向为自左向右,翻译过程中tRNA上反密码子与RNA上生物参考答案一2
本文标签:
100所答案
示范答案
高考密破考情卷答案
【在小程序中打开】
搜索一下,直达结果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