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9月联考(243013Z)历史答案考试试题

30

辽宁省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9月联考(243013Z)历史答案考试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答案城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辽宁省高三二模历史
    2、2024年辽宁省历史高考试卷及答案
    3、辽宁省2024十二月联考历史
    4、辽宁省2024年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历史
    5、辽宁省历史卷2024
    6、2024年辽宁省新高考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7、2024辽宁高三二模历史
    8、辽宁省2024年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9、2024辽宁省二模历史
    10、2024年辽宁省历史高考试卷
排除D项。7.B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主要是指当时中国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从分裂走向统一,故答案为B项排除A、C、D三项。8.A由材料“分封的标准…是看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分封的原则变成了‘尚贤使能’‘论功行赏”等信息可知,晋文公时,分封的标准从血缘变成了“功”“能”,这反映出晋文公时期宗法分封制受到冲击,日趋瓦解,故答案为A项。B项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所述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排除;D项说法错误,此时尚处于春秋时期,贵族政治并未瓦解,排除。9.B由材料“落(络)马首,穿牛鼻,是谓人”可知,当时人们已经借助“穿牛鼻”的方式控制耕牛,这从侧面反映出牛耕技术的发展,即农业动力技术的变革,故答案为B项。A项所述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说法错误,排除;D项说法错误,此时精耕细作技术尚未成熟,排除。10.D由材料“这样就使县成为直属国君的地方组织”可知,县的设立加强了中央集权,故答案为D项。A项所述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说法过于夸大,排除;C项说法错误,县的设立削弱了贵族的权利,排除。11.D根据材料“老子对周礼进行了猛烈抨击”“而孔子对周礼则崇拜得无可复加”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老子和孔子作为没落奴隶主贵族的代表,对周礼的态度差别很大,这主要是因为两者对周礼的作用认识不同。老子认为周礼是统治阶级麻痹广大民众的工具,而孔子则认识到“礼”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作用,认为“礼”是人们安身立命的基础,是做人的根本,故答案为D项,排除A项;B项所述不是二者对周礼态度不同的原因,排除;老子与孔子都生活在春秋时期,排除C项。12.B根据材料“在战国时代的社会大变革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儒家代表孟子倡导“仁政”,故答案为B项。“德治”是春秋时期孔子的主张,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无为”是道家的主张,排除C项;“法治”是法家的主张,排除D项。13.(1)内涵:“传贤”代指“禅让制”;(3分)“传子”代指“王位世袭制”。(3分)意义:标志着中国进入奴隶制国家阶段;同时也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4分)(2)不同之处:商朝实行的是内外服制度,西周实行的是分封制。(6分)·2·【23新教材·ZC·历史·参考答案一R一中外历史纲要(上)一QG】
本文标签: Z21310X系列联考答案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