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9月联考(243013Z)历史答案

39

辽宁省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9月联考(243013Z)历史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答案城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高三辽宁历史考试题
    2、辽宁2024历史高考试题答案
    3、辽宁省2024十二月联考历史
    4、辽宁省2024历史高考题
    5、2024年辽宁省历史高考试卷及答案
    6、2024辽宁省高三二模历史
    7、辽宁省2024年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历史
    8、辽宁省历史卷2024
    9、2024年辽宁历史学考真题
    10、辽宁2024历史高考题
段的展示,并没有体现学校教育对分层教育的探索,排除B项。11.A由材料中“宋代民间书坊主在刻印历书时”“在历书日期、节气上面加印阴阳五行、吉凶禁忌等内容”等信息可知,宋代民间书坊主的做法旨在迎合民众日常生活需求以扩大销量,并未体现民众对官府的不满,故A项正确,排除D项。历书中的日期、节气对农业生产有指导作用,但民间书坊加印的阴阳五行和吉凶禁忌等内容则对此影响有限,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书坊的生产方式,排除C项。12.D由材料中“一周两次的通俗讲座”“讲述基本科学知识、改变农村落后习俗等内容”等信息可知,该图书馆举办的通俗讲座,受众包括农村居民,内容涉及基本科学知识和农村习俗改变,这主要体现了图书馆服务公众的社会功能,故D项正确,排除B项。材料体现了讲座受民众欢迎,但A项结论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排除;根据材料可知,该图书馆的受众并非市民阶层,排除C项。13.B从材料中民众教育馆的陈列室和展出可知,民众教育馆展示了众多领域的相关知识或信息,开阔了民众的视野,故B项正确。当时全民族抗战尚未开始,排除A项;材料没有明确提及“中医学知识”的信息,排除C项;D项所述夸大了民众教育馆设立的影响,应排除。14.A由材料中“石质古物…所盗卖,因之洋商络绎将我碑版诸物归本国者时有所闻”“如有盗卖碑版于外人者,科以重罚”等信息可知,清政府这一规定旨在防止不肖匪徒将文物盗卖于外人,故A项正确。“经济侵略”对材料的理解过于狭隘,打击盗卖中国文物行为,更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保护,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清政府要求地方督抚的加强对文物的管理,并未要求对地方督抚的权力加以约束,排除C项;清政府强调文物对国家的重要性,其颁布《保存古迹推广办法章程》的日的并不是维护天朝上国体制,排除D项。15.C由材料中“(中国)教科文全委会与国家文物局等单位合作”“开展了由世界文化遗产基金会资助的技术合作项目、紧急援助与培训活动”等信息可知,这些活动围绕我国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展开,相关援助与培训活动的开展,一方面可提高相关人员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另一方面有助于加强对我国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管理,故C项正确。A、B、D三项对材料理解错误,均排除。16.B从殷墟出土的文物可知,文化遗产是文明留下的痕迹,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故B项正确,排除D项。文化遗产的种类多样,都城遗址只是文化遗产的一种,排除A项;殷墟在周代就被毁坏,从出土文物也无法看出其建筑样式,排除C项。17.(1)历史原因:为洗刷波斯曾侵略希腊的耻辱;征服波斯等国,满足希腊人贪婪的物质需求;波斯帝国日益衰落,濒临崩溃;亚历山大欲征服世界的个人理想;等等。(6分)(2)同:二者都对被征服地区造成严重破坏,一定程度上中断了这些地区固有文化的发展进程,甚至造成文化断裂,但客观上都推动了地域文化的交锋、交流、交汇。(4分)异:前者在客观上有利于文化的交融与发展,出现“希腊化时代”,希腊化时代的文化是希腊文化与西亚、北非等地的文化相互影响的产物;后者在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交流,引发了较大规模的民族迁徙,使亚欧内陆的民族分布产生了变化,一些被征服地区的文化面貌有所改变。(4分》·12·【23新教材老高考·YK·历史·参考答案一R一选择性必修3一QG】
本文标签: Z21310X系列联考答案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