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三联考
云南省开远市第一中学校2023届秋季学期高二届级开学考试地理答案
2023-08-31 15:35:15
23
云南省开远市第一中学校2023届秋季学期高二届级开学考试地理答案
正在持续更新,目前答案城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17.图示期内咸海与湿地面积变化A.前期反向,后期同向B.前期同向,后期反向C.持续同向变化D.持续反向变化【答案】B【解析】根据图中信息,1980年之前,咸海面积下降,湿地面积也下降,两者变化方向一致;1980年以后,咸海面积继续下降,而湿地面积上升。两者呈现前期同向变化,后期反向变化的特点。18.拦河建坝和灌渠建设致使库区A.泥沙增多,耕地面积增加B.围湿造田,耕地面积减少C.水分改善,湿地面积增加D.土壤碱化,湿地面积减少【答案】C【解析】拦河建坝会淹没耕地,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同时泥沙在库区沉积,库区泥沙增多;拦河建坝和灌渠建设与围湿造田关系不大;拦河建坝,库区水量增加,水分条件改善,同时,水位提高,加之灌渠,会使得湿地面积增加;水位提高,地下水增加,蒸发旺盛会导致土壤碱化,但是湿地面积在增加。19.影响咸海湿地面积月度变化的关键因素是A.入湖水量B.地形特征C.土壤肥力D.湿地植被【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20世纪80年代以来耕地面积扩大,灌溉用水增加,当河流水量大时,正是耕地需水量大时,即便有注入咸海的河水,季节变化也不大,且材料中指出锡尔河是咸海的重要入湖径流,锡尔河与南咸海的水文联系被切断,故咸海湿地面积月度变化不是因为入湖水量的变化;地形特征会影响一个地区湿地的范围,但是对其季节变化的影响不大;土壤肥力对湿地面积没有影响;材料中提到区域湿地分为开放水域和湿地植被覆盖地区,而咸海湿地的开放水域面积季节变化不大,湿地植被由于气温和地下水(水库带来)的季节变化,有明显的生长周期性,故咸海湿地面积月度变化的关键因素是湿地植被。呼伦贝尔草原区发育有风蚀坑,由进风口、抗底、坑侧壁、坑后积沙区等部分组成。风蚀坑在固定阶段坑底会有植被发育,放牧活动可能会加速风蚀坑消亡。如图为风蚀坑景观。据此完成20~22题。20.伴随着风蚀坑发育,该地区可能出现A.石漠化B.沼泽化C.土地沙化D.盐碱化【答案】C【解析】该地为呼伦贝尔草原区,伴随着风蚀坑发育,地表物质更为松散,风力作用增强,风沙活动频繁,最可能造成草场退化,土地沙化;石漠化多出现于我国西南地区;该地气候干旱,沼泽化可能性小;盐碱化多与不合理的灌溉方式有关,也不可能出现盐碱化。21.下列关于风蚀坑底部发育植被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草原区昼夜温差小,坑侧壁夜晚易形成水滴,流入坑底B.坑底风力较小,植被发育C.草原区降水多,植被发育D.坑底较深,地下水埋藏浅【答案】D【解析】该地昼夜温差大,坑侧壁夜晚易形成水滴,流入坑底;该地较为干旱,影响植被生长的主要因素为水分条件,与风力关系不大;该地整体降水少,且坑底降水与其他地区差别不大;坑底较深,地下水埋藏浅,有利于植被发育。22.下列关于放牧活动可能加速风蚀坑消亡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牲畜踩踏坑底,沙土紧实B.牲畜破坏植被,风蚀作用增强C.牲畜阻拦进风口,风力减弱D.牲畜踩踏坑侧壁,坑壁坍塌【答案】D【解析】风蚀坑的消亡原因:牲畜踩踏坑侧壁使坑壁坍塌,也可能由于坑内植物不断发育,促使风沙沉积,使坑逐渐被填平。牲畜踩踏坑底,不会使抗消亡;牲畜破坏植被,风蚀作用增强,更有利于风蚀坑发育;牲畜对进风口没有阻拦作用。·28·
本文标签:
开学考答案
【在小程序中打开】
搜索一下,直达结果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