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广东省四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8月)政治f试卷答案

35

2024届广东省四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8月)政治f试卷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答案城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广东省四校联考政治
    2、2023-2024广东省四校高三期末联考
    3、2023-2024广东四校联考高二
    4、2024年广东省四校联考答案
    5、2024广东省四校高三期末联考语文
    6、2023-2024广东省四校高三期末联考语文
    7、2023-2024广东省四校高三期末联考历史
    8、2024广东四校联考作文
    9、2024广东四校联考数学答案
    10、2023-2024广东 四校联考
①我们要尊重自然、顺应和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②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③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改造规律能够造福人类④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重要前提和保证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当人类友好保护自然时,自然的回报是慷慨的,说明了我们要尊重自然、顺应和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①正确。当人类粗暴掠夺自然时,自然的惩罚也是无情的,说明了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②正确。规律是客观的,规律不能被改造,③错误。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④错误。5.《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曰:“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合理利用“水势”和“地势”,采取“筑坝分水,修渠引水,中流作堰”的方法,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其中一条水流引入成都平原,既可分洪减灾,又可引水灌田,造福了千秋万代。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有①以“势”为依据,使主观认识符合客观的“势”②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恪守“天人合一”的哲学智慧③在改造客观事物的基础上变革“势”的运动规律④以“势”为基础,发挥主观能动性以造福人类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势”是指客观条件(规律),“因其势而利导之”是要求人们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这给我们的启示是要以“势”为依据,使主观认识符合客观的“势”,以“势”为基础,发挥主观能动性以造福人类,①④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②排除。材料中的“势”是指客观条件(规律),规律具有客观性,不能改变、创造和消灭规律,要以“势”为基础,而不是变革“势”,③排除。6.2021年9月17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主题口号揭晓:一起向未来。在全球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背景下,“一起”展现了人类在面对困境时的坚强姿态,指明了战胜困难、开创未来的成功之道;“向未来”表达了人类对美好明天的憧憬,传递了信心和希望。口号“一起向未来”蕴含的哲理有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②意识的内容随人们的认识发展而变化③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④所有的意识对改造世界都具有促进作用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口号是在疫情等现实情况下提出来的,体现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①③符合题意。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不会随着人们的认识发展而变化,②错误。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意识对改造世界具有促进作用,④错误。7王安石曾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的诗句来咏菊。苏东坡认为王安石违背常识、贻笑大方,便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来嘲讽。后来苏东坡在黄州赏菊时见到经过几日大风后,菊花果然落地一片金黄。苏东坡错在①否认了人的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②没有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而是主观臆断③否认了意识是对物质如实的反映④用个人经验代替实践活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65·
本文标签: 四省联考答案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