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淑敏经典语录 三篇汇总

25

毕淑敏经典语录 三篇汇总正在持续更新,目前答案城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3-2024毕淑敏经典语录 三篇汇总图片
    2、2023-2024毕淑敏经典语录311条
    3、2023-2024毕淑敏的经典语录语句
    4、2023-2024毕淑敏语录经典语录
    5、2023-2024毕淑敏经典短句
    6、2023-2024毕淑敏作品经典语录摘录
    7、2023-2024毕淑敏经典语段
    8、2023-2024毕淑敏的金句
    9、2023-2024毕淑敏经典语录100句
    10、2023-2024毕淑敏经典语录大全
★绝密·启用前吉林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度高二年级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从中国哲学思想体系的角度来讲,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所秉持的都是非人类中心主义,三大流派均未给人赋予宇宙中至高无上的独特地位,也都没有把人与自然看作相互之间毫无关联的独立存在。人工智能是一种正在发展中的前沿技术,并非大自然的产物。从“天人合一”的角度来讲,人工智能不应毫无限制地随意发展,其发展应受到引导。甚至有时为了使生命的自然属性得到尊重,其发展应受到一定抑制。这正是许多中国思想家所主张的观点。正是因为中国人受到自身哲学传统中非人类中心主义观念的强大影响,中国人并未像西方人那样因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而产生强烈的恐慌心理,中国人也并不认为自己的生存受到了人工智能枝术的威胁。一方面,许多中国思想家并不相信人工智能有朝一日会发展到超越人类智能的程度;另一方面,机器或动物在个别方面能够超越人类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许多人对此类现象并不感到奇怪。在道家文化中,长生不老者等超级存在形式并不罕见,人工智能或某种以数字形式存在的智慧完全可以被视为一种超级存在形式。一些儒家学者希望人工智能未来能够融入人类所构建的伦理秩序当中,他们已经开始把人工智能视为人类的伙伴或朋友了。相对于西方文化,中国文化对不确定性和变化的容忍度较高。根据《周易》的核心观点,“变动不居”是宇宙的根本存在形式,具有静态特征的“存在”并非宇宙存在的本质,而这种静态存在的规念已于20世纪在欧洲思想界获得了广泛的认可。我们可以在儒家思想的许多方面感受到《周易》的影响。例如,儒家认为人应该积极主动地对变化进行预测和应对,这体现出了儒家思想的“人文主义活力”。德国汉学家卫礼贤深受《周易》影响,他指出:“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永远无法摆脱的困境,一切都在变化中。因此,即便我们面临极艰难的局面,我们也应该有所作为以促进未来新局面的形成。”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的共同特征在于都主张人应该自律、持续不断地进行自我反省并在实现内圣的道路上作出无止境的努力。因此,许多中国思想家认为,在当下这个思考人类未来科技发展方向的时刻,在当下这个人类就由科技进步所带来的生存威胁展开讨论的时刻,我们需要回顾自己的过去并意识到也许问题的症结就在我们自己身上。除非我们能够在伦理道德方面进行自我反省并承担起应承担的责任,否则人类是无法制造出在道德上令人满意的人工智能产品的。(摘编自宋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材料二:当今时代,人工智能被认为是科技创新的下一个“超级风口”,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语文试卷第1页(共8页)
本文标签: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