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大联考]2024届广东省新高三年级8月开学大联考历史试卷及答案生物

46

[衡水大联考]2024届广东省新高三年级8月开学大联考历史试卷及答案生物正在持续更新,目前答案城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除C项;“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是在20世纪80年代,排除D项。故选A项。17.D【详解】由图片看出,雅典卫城的建筑群里剧场和神庙数量较多,说明雅典非常重视公民的公共活动,并通过公共活动来培养公民的参政议政意识,故D正确;梭伦改革已经打破贵族对政权的控制,排除A;图片信息无法体现重建工作意在抵御波斯的侵略,排除B;联系所学可知,雅典民主政治促进人文精神的发展,C不符合史实,排除。18.C【详解】这一变化主要体现在限定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学家的学说。这一变化与提高了法学家的地位无关,故A项错误;这一变化与确立了君主的法律权威无关,故B项错误;这一变化主要是针对之前越来越多的法学家被授予法律解释权带来的混乱,故C项正确;这一变化与扩大了法律的适用范围无关,故D项错误。19.D【详解】11世纪,欧洲城市兴起,到宗教改革时期,具有共同历史、语言、文化和利益的民族国家逐步形成,法国国王的胜利战争不断被渲染强化甚至神化,体现了此时期王权与教权斗争、民族国家开始出现的现象,D项正确;西欧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于14世纪,排除A项;此次战争的胜利并未改变欧洲的国际关系格局,排除B项;这场战争不断被神化、被赋予新内涵的过程反映了时代需求,并非虚构了国家历史上的事件,排除C项。故选D项。20.A【详解】材料意思是工业革命跟教育之间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工业革命迫切需要高素质劳动力,促进了教育的发展,A正确;材料体现了工业革命以后,知识分子和大众之间文化水平的差异逐渐缩小,其旨意主要是强调工业革命对教育的影响,而不是单单强调大众教育的兴起,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出社会精英与工业变革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强调劳动大众与工业变革之间的关系,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出教育平等,排除D。21.D【详解】根据材料“看透一切的悲观绝望,让人洞见到精神空虚、生存无聊的永生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是反传统和反理性,重视艺术家内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流露出作家愤怒、消极、悲观、失望等各式各样的复杂心理,其中《格尔尼卡》是现代主义美术作品代表,D项正确;A项是浪漫主义美术作品,排除;B项是印象画派美术作品,排除B项;C项是现实主义美术作品,排除。故选D项。22.D【详解】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现代欧洲某国际组织”“法国一欧洲主义”“德国一超国家主义”“英国一政府间主义”“1998年”等可知,该学者以该图示想说明欧盟内部的主要国家存在着分歧,故欧盟的发展面临诸多困难,D项正确;西方大国争相控制欧洲地区结论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欧盟,未涉及其他国家或国际组织的发展,排除B项;1998年冷战对抗局面已结束,排除C项。故选D项。23.A【详解】结合材料及所学可知,当前国际社会面临气候变化、粮食安全、地区冲突、强权政治、种族歧视、贫富不均等众多问题,全球治理遭遇严峻挑战,世界各国家地区需要协同合作、达成共识,共同应对一系列国际社会治理难题,A项正确;材料只体现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时刻已经到来。”并未提到应对气候变化成为首要任务,排除B项;人类活动负面效应难以根除表述太绝对,排除C项;材料体现不出中国新型发展理念影响力,排除D项。故选A项。24.A【详解】据材料“学术交流可以推动苏联精英阶层对美国的社会制度、生活方式及价值观的态度从否定转向羡慕与崇拜”,可知美国方面试图利用学术交流影响苏联人的思想,使他们倾向于认同美国的制度和观念,否定本国的制度和观念,从而达到对苏文化渗透的效果,进而可以得出学术交流活动服务于美国对苏“冷战”和“和平演变”的国家战略,A项正确;材料涉及美苏文化领域的对抗,但看不出“侧重”,排除B项;从材料看不出交流活动推动了苏联科技水平提高,排除C项;材料反映美国试图利用学术交流对苏联实行文化渗透,看不出由对抗转向合作交流,排除D项。故选A项。(哈百)高三历史答案第3页(共5页)
本文标签: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