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三联考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2课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同步练习(含解析)考试试卷
2023-08-03 09:29:41
45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2课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同步练习(含解析)考试试卷
正在持续更新,目前答案城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20:000①℃8o567历史126B答案.pdf文件预览高二历史试卷参考答案1.C2.A3.B4.D5.A6.C7.B8.A9.C10.D11.B12.A13.D14.B15.C16.D17.(1)原则:官职分离;以官阶高低为标准,分品级。(4分)影响:加强了君主专制;强化了身份等级意识和官本位意识:(2分,答出一点即可)易造成官僚机构膨胀,效率低下:增加了民众的负担。(2分,答出一点即可)(2)特点:官员等级与任用方式密切联系。(2分)成因:中国古代官员品位分类制的影响;袁世凯执政时期总统的权威较大:西方文官制度的影响:辛亥革命以后民主政治的发展。(4分,答出两点即可)18.(1)发展趋势:常设化(定期化):审判权扩大。(2分)影响:扩大了王权;提高了司法的公正性;促进了普通法的形成。(4分,答出两点即可)(2)特点:办案集中于民事诉讼;派出机关为各级地方人民法院。(4分)作用:方便了群众诉讼:提高了办事效率:加强了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有利于增强群众的法制观念;适应了改革开放的形势。(4分,答出两点即可)19.(1)变化:个体家庭的分散生产变成社会大生产:小作坊和手工工场被机器工厂取代:生产的专业化分工日益细密。(4分,答出两点即可)(2)影响:适应并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企业规模的扩大,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4分,答出两点即可)加重了对劳动人民的掠夺,降低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催生了游手好闲的食利者阶层:进一步刺激了资本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导致国际局势动荡不安和世界性战争的出现。(4分,答出两点即可)20.示例一论题:和平是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重要特点。(2分)阐释:中国古代发展对外关系时,不侵占他国土地,不奴役他国人民,不以军事力量相征伐。正因如此,中国对外交往的范围不断扩大,主动与中国交往的国家也越来越多,中外使臣往来日益频繁。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促进中外经贸往来。唐代,中外交往频繁,唐政府对外奉行开放友好政策,日本连续派遣唐使来学习唐朝的制度与文化,中国造纸术也在这一时期外传。明初,国力强盛,朱元璋将东亚和东南亚诸多国家列为不征国家,对外奉行友好政策。明成祖时期,郑和下西洋是中国航海史上的壮举,更是宣示和平的远洋航行,它给今东南亚、南亚、西亚及非洲东北海岸等地带去了瓷器、丝绸等中国商品,播撒了和平友谊的种子。(8分)总之,由于中国古代王朝实行和平外交政策,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有力地推动了古代中国与世界的商贸往来。(2分)示例二论题:朱元璋对外交往思想与历史传统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2分)闸释:汉代以来,儒家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思想,宋明以来,理学发达,强调忠孝节义的伦理关系。加之古代中国奉行宗藩政策,如果周边藩属国遵守这种政治伦理,那么作为“天朝上国”的统治者就会奉行儒家的德治理念,德治思想对外表现为和平友好政策,明朝国力强盛,而东亚和东南亚国家实力弱小,不足为患,故朱元璋对东南亚和东亚国家奉行友好政策。明初,元朝残余势力退守北方草原,蒙古人势力较为强大,历来,北方少数民族就与中原王朝之间冲突不断,中原王朝视北方游牧民族为敌人,故朱元章认为对于北方边疆要时刻警备。(8分)总之,朱元璋的对外交往思想对明朝对外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后世明朝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2分)(“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卷标准答案)【高二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1页)】·23-126B·
本文标签:
【在小程序中打开】
搜索一下,直达结果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