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三联考
九师联盟 2024届全国高三单元定向检测卷 老高考 历史(六)6试题试卷答案答案
2023-08-02 10:59:29
62
九师联盟 2024届全国高三单元定向检测卷 老高考 历史(六)6试题试卷答案答案
正在持续更新,目前答案城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5.贾谊对汉初律令中王侯大臣与平民百姓犯法同样用肉刑不满,认为这违背“尊尊贵贵”之礼,主张恢复“刑不上大夫”。汉文帝最终接受贾谊的意见,诏令大臣有罪不得用肉刑。该变化说明当时A。儒家礼治可以代替法律B.法律呈现儒家化的倾向C.贵族势力遭到沉重打击D.汉代法律适用范围缩小6.下面为关于唐代科举考试进士科考查内容的简表。由此可推知,当时场次名称注解第一场帖经要求考生对儒家经典(当时被认为是治国安邦的要道)十分熟悉第二场诗赋要求考生具备优异的文学文化素养第三场策论要求考生对现实中的重大政治、经济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A.科举利于官员素质提升B.人才人仕途径单一C.官员选拔忽视德行考核D.儒学正统地位动摇7.赋役是封建国家财政的根本,户籍是赋役征收的依据。宋朝政府为增加财政收入的主要措施是A.开始进行分类登记B.实行“土断”C.提高主户人口比例D.推行摊丁入亩8.据史料记载,“明初以后科举考试改为南北中卷。南卷、北卷和中卷的录取人数分别占会试录取总人数的55%、35%和10%。”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开国皇帝明太祖是南方人B.明政府的政治中心在南方C.南方的人口数明显多于北方D.不同地区社会发展不平衡9.明朝初年在全国设置“申明葶”,定期公示本地犯有罪错人员姓名及其罪错内容,同时各地普遍设立“旌善亭”,定期公布本地慈善节孝事迹。此举A.旨在加强君主专制B.体现刑用重典思想C.利于基层社会治理D.彰显儒学正统地位高二历史试题第2页
本文标签:
九师联盟答案
高考信息检测卷答案
【在小程序中打开】
搜索一下,直达结果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