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预测押题卷(一)1政治(HB)试题考试试卷答案
2023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预测押题卷(一)1政治(HB)试题考试试卷答案,目前全国100所名校答案网已经汇总了2023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预测押题卷(一)1政治(HB)试题考试试卷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全国100所名校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41.【参考答案】(1)异:梁启超主张君主立宪政体,孙中山主张民主共和政体;粱启超主张维护清政府统治,孙中山主张推翻清政府统治。(每点2分,共4分)同:否定封建统治;肯定主权在民原则:提出近代国民观:注重民族国家建设。(每点1分,任答三点得4分)背景:民族危机的加深;西方民族国家思想的影响;辛亥革命的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每点2分,共8分)(2)影响:促进了近代民族国家建设:传播了近代民主思想:促进了近代民主政治的发展;有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每点3分,任答三点得9分)【命题意图】本题以梁启超和孙中山的国家观为切入点,考查近代中国民族国家思想的发展,考查考生对有效信息的概括总结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调动能力,体现了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家国情怀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梁启超与孙中山国家观的不同点,由材料一中“他选择的是改良型的君主立宪政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梁启超主张君主立宪政体,维护清政府统治;由材料二中“通过革命打造中央政府…这是孙中山选择共和的理由”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孙中山主张民主共和政体和推翻清政府统治。梁启超与孙中山国家观的相同点,由材料一中“以国为人民公产之称”和材料二中“民权主义是政治革命的根本”可以得出肯定主权在民原则;由材料一中“他选择的是改良型的君主立宪政体”和材料二中“通过革命打造中央政府”可以得出否定封建统治;由材料一中“在追溯中国民族历史演变时首次提出了·中国民族'这一概念”和材料二中“孙中山国家观的基石是民族国家…”可以得出注重民族国家建设;由材料一中“‘以国为人民公产之称’的‘国民”和材料二中“平等自由的国民”可以得出提出近代国民观。第二小问,由材料二中“民国初建,孙中山对革命时期具有‘排满’性质的民族主义做了调整”可以得出辛亥革命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近代国家观形成的背景还有民族危机的加深,西方民族国家思想的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等等。第(2)问,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近代民族国家的建设、民主思想的传播、民主政治的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等方面分析近代中国国家观念产生的影响。
9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