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中同卷·2023届信息卷 化学(山东专版)一答案考试试卷
衡中同卷·2023届信息卷 化学(山东专版)一答案考试试卷,目前全国100所名校答案网已经汇总了衡中同卷·2023届信息卷 化学(山东专版)一答案考试试卷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全国100所名校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9.D【命题意图】本题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为载体,以主席发表重要讲话为情境,考查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助于培养考生的政治认同和科学精神等核心素养。【解析】“一时强弱在于力,千秋胜负在于理”,这说明解决国际上的事情应该坚持维护人类社会公平正义,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②④正确。解决国际上的事情不能从所谓“实力地位”出发,推行霸权、霸道、霸凌,①错误。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③错误。故选D。归纳总结为什么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1)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是该国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体现。(2)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3)国际关系的实质是一种利益关系。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7.【参考答案】(1)特点:政令和教化相结合;儒家伦理道德秩序下移;以乡规民约为载体。(每点1分,答出三点得3分)历史背景: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城市商业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井文化进一步发展;社会风尚、价值观念发生变化;纲常礼教的约束日趋松弛和弱化。(每点1分,任答五点得5分)(2)儒家思想和民众观念相互融合;伦理的教化功能强化:关注社会人生尤其是“人伦日用(指道德渗透于日常生活之中)”。(每点2分,答出三点得6分)【命题意图】本题以明清时期儒学世俗化为切入点,考查儒学向社会生活渗透,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体现了历史解释、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唯物史观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第一小问,可由“通过政令与教化手段,向社会下层普通民众推广实施”得出政令和教化相结合,由“使儒学、理学向社会生活的渗透更为广泛”得出儒家伦理道德秩序下移,由“明清时期许多士人不仅亲自制定乡规民约…”得出以乡规民约为载体。第二小问,可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维度进行分析。第(2)问,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的特定情境进行分析,并逐句进行提炼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