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中同卷·2023届 信息卷 文数(全国卷B)二试题考试试卷答案
衡中同卷·2023届信息卷文数(全国卷B)二试题考试试卷答案,目前全国100所名校答案网已经汇总了衡中同卷·202...
衡中同卷·2023届 信息卷 文数(全国卷B)二试题考试试卷答案,目前全国100所名校答案网已经汇总了衡中同卷·2023届 信息卷 文数(全国卷B)二试题考试试卷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全国100所名校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4.D【命题意图】本题以李白、高适、杜甫的诗歌为切入,点,考查唐朝的社会风貌,考查学生获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体现了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解析】诗歌都表达了作者远大的志向,反映出唐朝社会风貌呈现的进取性,故D项正确。仅凭几位诗人的作品不能得出唐朝所有诗人的性格特征,排除A项。促进阶层流动的是科举制,并非文学创作,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涉及民族交融,排除C项。
3.D【命题意图】本题以北魏时期膏腴子弟降等任职的情况为切入,点,考查北魏时期的政治,考查学生获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体现了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太子舍人、太学博士、奉朝请,这些官职虽官品不高,但地位显要,日后更易获得晋升,故选D项。材料中涉及的是士族子弟实际的起家官品与理论起家官品,存在降等的现象,并未涉及经济发展与等级秩序的关系,排除A项。士族子弟的实际起家官品降等不代表九品中正制逐渐走向没落,排除B项。材料中未涉及士族制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排除C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