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丹东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2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物质的多样性、构成物质的微粒)(含解析)考试试卷答案
辽宁丹东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2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物质的多样性、构成物质的微粒)(含解析)考试试卷答案,目前全国100所名校答案网已经汇总了辽宁丹东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2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物质的多样性、构成物质的微粒)(含解析)考试试卷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全国100所名校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17.(14分)(1)①Fe-2e=Fe2(2分)②不变(1分)(2)①乙醇出现蓝色(1分)②ab(1分)③1.6×10(2分)4(1分)⑤CuS0,·3H,0和CuS0·H,0(2分)38.89(2分)⑥25℃时,Na,C03·H,0的平衡压强为p(H,0)=706Pa,低于反应I中平衡压强p(H,0)=747Pa,且远远超过反应Ⅲ中平衡压强p(H,0)=107Pa,此时反应Ⅱ的平衡正向移动的比较充分,而反应Ⅲ的平衡会大幅度逆向移动,从而抑制CuS0,·H,0的脱水,有利于其保持纯度(2分)【考查点】本题考查化学反应原理。【解析】(1)由图可知,钢质管道与硫酸铜参比电极构成原电池,钢质管道作负极,硫酸铜参比电极作正极。①负极为钢质管道,电极反应式为Fe-2e一Fe2+。②参比电极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但参比电极底部有CuS04·5H,0晶体,CuS0,溶液中Cu2浓度减少会导致CuS04·5H20溶解,故CuS04溶液的浓度不变。(2)①无水CuS04与乙醇中的微量水结合变为蓝色CuS0,·5H,0,导致乙醇出现蓝色。②反应I导致水合物中水的质量分数第一次降低,与之对应的线段为ab。③反应Ⅱ对应的线段是cd,达平衡时p(H,0)=4000Pa,故反应Ⅱ的平衡常数K。p2(H,0)=1.6×10'Pa2。④反应Ⅲ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右移,生成的水蒸气越多,p(H20)越大,故p1>p2。⑤M点处于cd线段上,即正在发生反应Ⅱ,则体系存在的固体为CuS0,·3H20、CuS04·H,0,设CuS04·3H,0的初始量为1mol,到M点时有xmol发生转化,则生成x mol CuS04·H20,即体系为(1-x)mol CuS0,·3H20和x mol CuS04·H20的混合物,根据水的质量分数为20%可知,1-x)×214+x1783×(1-x)×18+x×180.3889mol×100%=20%,解得x≈0.3889,故CuS04·3H20的转化率为1 mol100%=38.89%。⑥25℃时,Na2C03·H20的平衡压强p(H,0)=706Pa,低于反应Ⅱ的平衡压强,但高于反应Ⅲ的平衡压强,故反应Ⅱ正向进行的比较充分,反应Ⅲ逆向进行的比较充分,从而抑制CS04·H20的脱水,有利于保持其纯度。
16.(15分)(1)①带橡皮塞(1分)②金属溶解,有气泡产生(1分)将金属I磨成粉末状、增加稀盐酸浓度、升高溶液体系温度、设计金属In为负极的原电池等(任写两条,2分)③pH计(1分)④C02(2分)InCl,+NH+H,O=In OH Cl,+NH.CI(2分)⑤取最后一次的前驱体洗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未观察到白色沉淀生成(2分)(2)2n(0HC,+H,0缘烧m,0,+4HC(2分)(3)7.70(2分))【考查点】本题考查实验综合。【解析】(1)①由于NaOH溶液能与玻璃中的SiO2反应生成黏合剂Na,SiO,,导致玻璃塞打不开,故NaOH溶液应盛放在带橡皮塞的玻璃瓶中。②装置A的目的是制取InCl,溶液,金属In溶解在稀盐酸中,生成InCl3和H2,故现象为金属溶解、有气泡产生;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浓度、温度、催化剂、固体表面积等,故可通过将金属I磨成粉末增大接触面积、增加稀HC1的浓度、升高溶液温度、设计成金属I为负极的原电池等方法来加快反应速率。③测定溶液的pH常用的试剂或仪器有pH试纸和pH计,但精密pH试纸的读数也只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故pH=3.02,应用pH计测定。④C0(NH2)2的结构式为H-N-C-NH、一HH,遇水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CO2和NH;NH能与InCl,溶液反应生成前驱体In(OH)Cl2和NH,Cl,根据守0恒原则即可写出化学方程式。⑤用D装置将前驱体从NH,C1溶液中过滤出,用蒸馏水洗涤前驱体,可以通过检验最后一次洗涤液中是否含有C来判断前驱体是否洗净,具有操作步骤为取最后一次前驱体的洗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未观察到白色沉淀(AgC)生成,证明前驱体已经洗干净。(2)将前驱体In(0H)Cl2煅烧得In203,此反应中In元素的化合价不变,故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根据守恒规则可知化学方程式为2n(OH)C,+H,0橙整m,0,+4HC。(3)设In(0H)3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生成In203的物质的量为0.5mol;第二步失重5.40%,由失重过程中In元素的质量不变推知,中间产物中n的质量分数为m。x100%=n·M。115g·mol-×1mol-×100%=×100%≈77.70%。m中间体m1n203+m失重278g·molP×0.5mol+166g×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