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预测押题卷(二)2历史(山东)试题答案
2023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预测押题卷(二)2历史(山东)试题答案,目前全国100所名校答案网已经汇总了2023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预测押题卷(二)2历史(山东)试题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全国100所名校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答案】11.D12.C【解析】【分析】【11题详解】图中①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②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④为地面辐射。近地面大气升温主要是吸收了地面辐射,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D正确,①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还没能为近地面大气提供热量,A错误。②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会使地面升温,是地面的热源。B错误。③为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到的保温作用,C错误。故选D.【12题详解】结合上题分析,图中①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它不受天气状况的影响,A错误。地温的高低取决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的多少,即②,B错误。③为大气逆辐射,④为被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全球气候变暖是二氧化碳气体等温室气体含量增加,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的长波辐射增多,气温升高,大气逆辐射同时也增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会进一步导致气温升高,因此③④与全球气候变暖关系密切,C正确。⑤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正午时刻太阳高度角是一天中的最大,太阳辐射在大气中穿行的路程短,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D错误,故选C。【点睛】大气的热力作用是指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以及大气的保温效应。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是指当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层到达地面的过程中,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分为吸收作用、反射作用和散射作用,从而削弱了太阳辐射。大气的保温效应是指当大气吸收长波辐射,同时又放射长波辐射时,其中一部分辐射会逸向太空,另一部分辐射又返回地表和低层大气,从而使有大气存在时地表的实际温度高于无大气存在时地表的平均温度。
13.C【考查点】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基础。【解析】CH,COONH4溶液中,CH,COO与NH4均发生水解,且二者水解程度相当,CH,COONH4溶液呈中性,NaHCO3溶液中HCO;水解使溶液呈碱性,故后者pH大于前者的,不能由此比较CHC00ˉ和HC0?的水解程度,即不能比较二者的水解常数,A错误;浓盐酸也可与KMnO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KMnO4溶液褪色,不能证明铁锈中含有二价铁,B错误;CrO和Cr,0间存在平衡:2C0(黄色)+2H一Cr20(橙红色)+H20,滴加硫酸,溶液由黄色变为橙红色,说明增大氢离子浓度,转化平衡向生成C20的方向移动,C正确;乙醇和水均能与钠反应产生无色气体H2,故不能用钠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水,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