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广东大联考高三年级3月联考历史试卷 答案(更新中)
2023届广东大联考高三年级3月联考历史试卷 答案(更新中),目前全国100所名校答案网已经汇总了2023届广东大联考高三年级3月联考历史试卷 答案(更新中)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全国100所名校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17.(18分,每空2分)(1)NaNO:没有以木糖为唯一碳源(2)防止培养皿皿盖的冷凝水落人培养基造成污染抑制细菌的生长(3)杀死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使下一次划线的菌种直接来源于上次划线的末端,以便得到单菌落杀死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避免其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4)将聚集的菌体逐步稀释以便获得单个菌落相连(或“相交”)在第二区域划线前未冷却【解析】(1)培养基中只有NaNO3含有氮元素,为微生物提供氮源。筛选培养能利用木糖发酵的酵母菌时,应该使用以木糖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题干给出的培养基配方中的碳源有蔗糖和木糖,不能起到筛选作用。可见,该配方的不足之处是没有以木糖为唯一碳源。(2)制备酵母菌培养基,在进行倒平板操作时,为了防止培养皿皿盖的冷凝水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平板冷凝后,需要将平板倒置。在培养基配制过程中,为了能够抑制细菌的生长,防止杂菌污染,需要加入青霉素等抗生素。(3)在用平板划线法纯化酵母菌菌株时,每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是为了杀死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使下一次划线的菌种直接来源于上次划线的末端。划线结束后灼烧接种环,为了能及时杀死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避免其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4)在用平板划线法纯化酵母菌菌株时,在做第二次以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为了将聚集的菌体逐步稀释以便获得单个菌落,所以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平板划线法操作时还要注意不要将最后一区的划线与第一区相连。如果某个平板经过培养后,第一划线区域的划线上都不间断地长满了菌落,第二划线区域所划的第一条线上无菌落,其他划线上有菌落,原因可能是接种环在第二区域划线前未冷却。
9.A【解析】1896年春,谭嗣同写下《有感》一诗:“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谭嗣同之所以如此悲愤伤感,是因为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此时,中国陷入政治上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迫切任务,①③入选。阶级结构并未发生变化,②不选。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④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