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高一第一阶段考试(231504Z)生物试卷 答案(更新中)

单元测试示范卷 123
全国100所名校答案 全国100所名校答案
江西省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高一第一阶段考试(231504Z)生物试卷答案(更新中),目前全国100所名校答...

江西省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高一第一阶段考试(231504Z)生物试卷 答案(更新中),目前全国100所名校答案网已经汇总了江西省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高一第一阶段考试(231504Z)生物试卷 答案(更新中)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全国100所名校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答案】(10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1)相对(2)3:1一隐(3)1:1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4)黑缟斑新缢蚕:普通斑正常蚕=1:1黑缟斑正常F1中的雄蚕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普通斑基因和黑缟斑基因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形成了同时含有普通斑基因、新缢蚕基因的染色体,含有该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受精卵发育形成了普通斑新鎰蚕(2分)【解析】(1)该环是否缢缩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是一对相对性状。(2)科学家将黑缟斑新缢蚕和普通斑正常蚕进行杂交,获得的F:进行自交,得到F2。F2中正常蚕和新鎰蚕的比例为(653十326):322≈3:1,可知正常蚕与新缢蚕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结果,且新缢蚕是隐性性状,正常蚕为显性性状。(3)分析F2可知,黑缟斑:普通斑=(653十322):326≈3:1,说明黑缟斑和普通斑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黑缟斑为显性性状。设黑缟斑由A基因控制,普通斑由a基因控制,正常蚕由B基因控制,新缢蚕由b基因控制,则F,的基因型为AaBb,根据F2中黑缟斑正常蚕:黑缟斑新缢蚕:普通斑正常蚕≈2:1:1,可知黑缟斑基因A和新缢蚕基因b在一条染色体上,表现为连锁,同时a和B连锁,F1产生的配子为Ab:aB=1:1,所以F2中纯合子为AAbb和aaBB,所占比例为1/2×1/2+1/2×1/2=1/2,故杂合子也占1/2,所以在F2中纯合子和杂合子的比例为1:1。(4)将F1中的雄蚕(AaBb)与雌性普通斑新缢蚕(aabb)进行杂交,由于AaBb产生的配子为Ab:aB=1:1,故杂交后代基因型为Aabb:aaBb=1:1,性状分离比为黑缟斑新缢蚕:普通斑正常蚕=1:1。若F1中的雄蚕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普通斑基因和黑缟斑基因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则会形成同时含有普通斑基因、新缢蚕基因的染色体和同时含有黑缟斑基因、正常蚕基因的染色体,含有这两种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受精卵会发育形成普通斑新缢蚕和黑缟斑正常蚕。

6.甲地→丙地→丁地所反映的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及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热量B.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水分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热量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水分【答案】A【解析】甲地→丙地→丁地表现为随纬度变化,自然带更替,这反映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即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主导因素是热量。7.甲地所在的自然带未横穿非洲大陆的原因有①东部为东非高原,地势高②东部海拔高,气温低,对流弱,降水少③东部沿海有寒流流经,降温减湿④东部沿海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湿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答案】A【解析】甲地位于赤道附近的刚果盆地,属热带雨林带。甲地东侧为东非高原,地势高,气温低,对流弱,降水少,形成热带草原带。因此甲地所在的自然带未能横穿非洲大陆。

版权声明 本文地址:http://www.daancheng.com/a/34731.html
1.文章若无特殊说明,均属本站原创,若转载文章请于作者联系。
2.本站除部分作品系原创外,其余均来自网络或其它渠道,本站保留其原作者的著作权!如有侵权,请与站长联系!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