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太阳2023届黑龙江高三模拟考试(23-322C)英语答案试卷 答案(更新中)
金太阳2023届黑龙江高三模拟考试(23-322C)英语答案试卷 答案(更新中),目前全国100所名校答案网已经汇总了金太阳2023届黑龙江高三模拟考试(23-322C)英语答案试卷 答案(更新中)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全国100所名校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答案】(I)①防止血液凝固誉②红细胞的洗涤血红蛋白的释放水,本闻⑧(2)磷酸(3)①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②使蛋白质完全变性,解聚成单条肽链SDS所带负电荷的量远远超过蛋白质分子原有电荷量【解析】(1)柠檬酸钠可以防止血液凝固;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样品处理包括红细胞的洗涤、血红蛋白的释放、分离血红蛋白溶液。安窗(2)透析过程中需要用到磷酸缓冲液,防止蛋白质因环境中pH等变化而变性。偏人“下(3)①凝胶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的,通过凝胶色谱法可以将样品进一步纯化;②SDS可以使蛋白质完全变性,解聚成单条肽链;SDS所带负电荷的量远远超过蛋白质的原有电荷量,从而使蛋白质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的迁移率完全取决于分子大小。
10.答案D命题透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11.答案D命题透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的能力。思路点拨A都可以翻译为“近来”。B.都可以翻译为“喜好、喜欢”。C.前者的含义是“礼遇、厚待”,后者的意思是“典礼礼仪,表示敬意、尊敬”,含义不同。D.前后两句中的“信”的含义都是“信义、信誉、信用”。12.答案B命题透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意,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思路点拨“便听从他的建议去访求…”错误。原文是“威公乃惧。求国之长者”,意思是周威王听说自己的国家会在中山国灭亡后灭亡,就开始寻求人才等,屠黍此时没有给周威王建议。13.命题透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答案(1)晋国太史屠黍看到晋国混乱、晋君骄横并且没有道德信义,于是带着晋国的图录和法典逃到周国。(关键词“骄”“图法”的翻译各1分,语句通顺3分)》(2)周鼎上铸有饕餮纹,有头没有身子,正在吃人而没有吞下去,祸害已危及自身,用以说明恶有恶报(报应)。(关键词“著”“报更”的翻译各1分,语句通顺3分)》参考译文晋国太史屠黍看到晋国混乱、晋君骄横并且没有道德信义,于是带着晋国的图录和法典逃到周国。周威公接见他并问道:“天下的诸侯国,那个先灭亡?”屠黍回答说:“晋国先灭亡。”威公问其原因,屠黍回答说:“我近来在晋国,已经不敢直言劝谏了,只能以天象的异常、日月星辰的运行多不合规律的反常现象来向晋君示意,他却说:‘这有什么危害呢?’我又拿人事的处理大多不符合道义,百姓都烦闷怨恨的情况示意他,他说:“这些又能有什么妨害呢?’我又拿邻国不归服,贤能的人不服从他的情况示意他,他说:‘这些又能有什么危害?’像这样,就是不了解灭亡的原因啊。所以我说晋国先灭亡。”过了三年,晋国果然灭亡了。威公又接见屠黍,问他说:“哪一国接着要灭亡?”屠黍回答说:“中山国接着要灭亡。”威公问其原因,屠黍回答说:“中山国的习俗,以日为夜,夜以继日,以淫乱为安乐,歌唱喜好悲声,(对这种习俗,)中山国的君主不知厌恶,这是亡国的风俗啊。所以我说中山国接着要灭亡。”过了两年,中山国果然灭亡了。威公又接见屠泰,问:“哪一国接着要灭亡?”屠黍不回答。威公坚持问他,他回答说:“接着要灭亡的是您。”威公害怕了。访求国中德高望重的人,得到义莳、田邑,对他们以礼相待,得到史麟、赵骈,让他们做谏官,废除了苛刻的法令三十九条,威公把这些情况告诉了屠黍。屠黍回答说:“这大概可以保您一生平安吧!”又说:“我听说:国家将要兴盛的时候,上天给他降下贤人和敢于直言相谏的人;国家将灭亡的时候,上天给他降下乱臣贼子和善于阿谀谄媚的人。”威公死了,暂殡九个月不得安葬,周国于是分裂为两个小国。所以有道之人的话,不可以不重视啊。周鼎上铸有饕餮纹,有头没有身子,正在吃人而没有吞下去,祸害已危及自身,用以说明恶有恶报(报应)。做不善的事也是这样。白圭到中山国,中山国的君主想要留下他,白圭坚决谢绝,乘车离开了。又到了齐国,齐国君主想要留他做官,他又谢绝,离开了齐国。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这两个国家都将要灭亡。我听说有五尽。什么叫五尽呢?就是:没有人信任他,那么信义就丧尽了;没有人赞誉他,那么名声就丧尽了;没有人喜爱他,那么亲人就丧尽了;行路的人没有干粮、居家的人没有吃的,那么财物就丧尽了;不能任用人,又听说有五尽。什么叫五尽呢?就是:没有人信任他,那么信义就丧尽了;没有人赞誉他,那么名声就丧尽了;没有人喜爱他,那么亲人就丧尽了;行路的人没有干粮、居家的人没有吃的,那么财物就丧尽了;不能任用人,又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那么功业就丧尽了。国家有这五种情况,必定灭亡,无可幸免。中山国、齐国都正符合这五种情况。”假如让中山的君主和齐国的君主闻知“五尽”,并改正自己的恶行,那就一定不会灭亡了。他们的祸患在于没有听到这些话,即使听到了又不相信。这样看来君主需要努力做的在善王听取意见罢了。中山五次划让土地给赵国,齐毛率领金部军队在济水一带抵御以燕国,都没有什么益处,(都没有逃脱国亡身死的下场)。这是由于他们抛弃了那些能使国家生存的东西,而创造了灭亡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