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山东省中学联盟联考高三3月联考语文试卷 答案(更新中)
2023山东省中学联盟联考高三3月联考语文试卷 答案(更新中),目前全国100所名校答案网已经汇总了2023山东省中学联盟联考高三3月联考语文试卷 答案(更新中)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全国100所名校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17
15.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浩瀚巨著推陈出新生生不息滔滔不绝B.浩瀚巨著标新立异孜孜不息滔滔不绝C.连篇累牍推陈出新孜孜不息不绝如缕D,连篇累牍标新立异生生不息不绝如缕【答案】A【解析】浩瀚巨著:广大繁多的著作。连篇累牍:形容叙述的篇幅过多、过长。修饰《神曲》“三卷百曲”,强调其内容多,应选“浩瀚巨著”。推陈出新: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多指继承文化遗产)。标新立异: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与一般不同。此处强调肖老师在翻译时“译出个人的特色”,属于创新,应选“推陈出新”。生生不息:不断地生长、繁殖。孜孜不息:勤奋努力,不知疲倦。此处形容古今中外经典的不断延续,应选“生生不息”。滔滔不绝:形容流水不断;形容说话很多,连续不断;也指连续不断的事物。不绝如缕: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似断非断。此处形容文化如同江河之水,应选“滔滔不绝”。16.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翻译《神曲》使用中国传统诗歌中的“绝句”,在形式的美与简洁中找到平衡B.使用中国传统诗歌中的“绝句”翻译《神曲》,在形式的美与简洁中找到平衡C.在形式的美与简洁中找到平衡,翻译《神曲》使用中国传统诗歌中的“绝句”D.在形式的美与简洁中找到平衡,《神曲》使用中国传统诗歌中的“绝句”翻译【答案】B【解析】“放弃”“使用”都是“翻译《神曲》”的举措,且“找到平衡”是结果,由此排除C、D两项;A项以“翻译《神曲》”作主语,属于偷换主语,另起话题,与前文不能衔接,故排除。【答案】D【解析】原句有三处语病:“本着…为原则”句式杂糅,可改为“本着…的原则”或“以…为原则”,由此排除A项;“因而”不合逻辑,前后句并非因果关系,而是并列关系,改“因而”为“并且”,由此排除C项;“《神曲》的诗文理解”语序不当,应将“理解”放在“帮助读者”之后,由此排除B项。
T广入Hw口优州工。【答案】D【解析】“科普读物内容虽然可以虚构编造”属无中生有。1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叶永烈是著名作家,一生笔耕不辍,创作了超过3500万字的作品;他将写作当作一种生活习惯,从未感觉厌倦,可谓生命不止,写作不息。B.舒晋瑜作为知名媒体人,关注叶永烈科幻小说的创作,对他在中国科幻小说创作领域的先行者地位给予肯定,并由此引发相关问题的讨论。C.叶永烈作为访谈的另一方,言语之间流露出谦逊的一面,如说自己写的《中国科幻小说发展史》“不算厚”,对被称呼为“科幻作家”表示反感D.在叶永烈身上体现的孜孜不倦的写作精神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值得人们学习;他阐述的要让孩子们从小热爱科学的观点,应引起重视。【答案】C【解析】“不算厚”只是如实说明《中国科幻小说发展史》这本书的厚薄程度,不能表现叶永烈的谦逊。15.在访谈中,舒晋瑜是如何逐步深入地对叶永烈进行采访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答案】①先问叶永烈小时候读的书及读书对其创作产生的影响,再问叶永烈对中国科幻小说发展的了解,最后问及叶永烈对当下中国科幻小说创作情况及科普作品选入教科书的看法。②前两问讨论的是叶永烈读书创作的问题,后两问指向叶永烈对中国科幻小说创作与科普作品选入教科书的看法,后两问是前两个问题的延展,前后形成递进深入的关系。(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