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云南省高三考试卷3月联考(23-328C)化学试卷 答案(更新中)

单元测试示范卷 115
全国100所名校答案 全国100所名校答案
2023年云南省高三考试卷3月联考(23-328C)化学试卷答案(更新中),目前全国100所名校答案网已经汇总了20...

2023年云南省高三考试卷3月联考(23-328C)化学试卷 答案(更新中),目前全国100所名校答案网已经汇总了2023年云南省高三考试卷3月联考(23-328C)化学试卷 答案(更新中)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全国100所名校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家人争前挽之/铉怒口啮/其臂得脱/遂跃人水/水浅/濡首泥中/乃绝B.家人争前挽之/铉怒/口啮其臂/得脱/遂跃入水/水浅/濡首泥中/乃绝C.家人争前挽之/铉怒/口啮其臂/得脱/遂跃入水/水浅濡首/泥中乃绝D.家人争前挽之/铉怒口啮/其臂得脱/遂跃入水/水浅濡首/泥中乃绝/【答案】B【解析】“铉怒”是主谓结构,意思完整,其后应断开,排除A、D两项;“水浅”是主谓结构,“濡首泥中”是金铉的行为,中间应断开,排除C项。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乡试,又称秋闱,明清两代每年八月在各省省城举行的科举考试。中试者称为“举人”。B.改元,指封建时期皇帝即位时或在位期间改换年号。每个年号开始的那年称为元年。C,教授,原指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明清两代的府学均设教授,主管课试等事务。D,堂官,明清对中央各部长官如尚书、侍郎等的通称,因在各衙署大堂办公而得名。【答案】A【解析】A项“每年八月”错误,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宦官张彝宪受皇上委派建立专门的官署总管户部、工部,下公文让众官员去参拜他。金铉以之为耻,当众向他吐唾沫。B.金铉认为宣府是京城的屏障,宣府陷落,会威胁到京城,而监管宣府的太监杜勋怀有二心,一定会坏事。后来果如其言。C.金铉的母亲深明大义、忠贞节烈,京师危急之际,没有听从儿子的劝说逃匿,在得知金铉投河后,亦投井自尽。D.明朝灭亡,金铉等二十一人自杀。降贼的官员中,只有部分普通的官员被贼人选拔授予官职,其余大多没有好下场。【答案】A【解析】A项“当众向他吐唾沫”错误,金铉吐唾沫的对象是私下拜谒张彝宪的人,而非张彝宪。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日训诸生,燕居言动,俱有规格,诸生严惮之。(5分)(2)其他率委蛇见贼。贼以大僚多误国,概囚絷之。(5分)【答案】(1)(金铉)每天教导众学生,闲居时一言一行都符合规矩,学生们非常害怕他。(2)其余的人大都以卑屈顺服的姿态参见贼人。贼人认为高官容易误国,把他们全都关押拘禁起来。【参考译文】金铉,字伯玉,是武进县人,户籍落在顺天府的大兴县。金铉年少有远大的志向,用圣贤来要求自己。金铉十八岁的时候,在乡试中考取了第一名。第二年,改年号为崇祯,金铉考中进士。他不习惯做官,改任扬州府教授,每天教导众学生,闲居时一言一行都符合规矩,学生们非常害怕他。(金铉)历任国子博士、工部主事。皇帝当时正决心加强考察稽核,疑心朝内官员结为朋党图谋私利。朝廷财政开支宣告匮乏,全国急需用兵,军饷不足,(皇帝)派遣中官张彝宪总管户、工二部,设立专门的官署,用檄文告知各部的官员进见,要求以对待堂官的礼节参拜张彝宪。金铉以此为耻,两次上疏抗争,没有被采纳。于是约了两部众多同僚,当众把唾沫吐到私下拜谒张彝宪的人的脸上,张彝宪非常生气。金铉将要到杭州征税,以病推辞请求休假。张彝宪挑出火器不合规格的毛病,弹劾金铉使他免职。金铉闭门不出,谢绝宾客,亲自生火做饭来赡养他的父母。崇祯十七年春,(金铉)才被起用为兵部主事,巡行视察皇城。(金铉)得知大同沦陷,上奏说:“宣府、大同是京城的北门。大同沦陷宣府就危险了。宣府危险,国家灭亡就无法挽回了。请求紧急撤回监管宣府的宦官杜勋,由朱之冯专任巡抚。杜勋怀有异心会坏事,朱之冯忠贞诚恳,重大事情都可以托付给他。”没有答复。不久,杜勋以宣府投降了贼人,贼人杀了朱之冯,战事逼近京城。金铉赶紧跑回家告诉母亲:“您可以暂且逃跑藏匿起来。我接受过国家所赐予的恩惠,在道义上应当赴死。”金铉的母亲当时已八十多岁了,呵斥说:“你接受过国恩,我就没有接受过国恩吗!廊屋下的井,就是我赴死的地方。”金铉哭着离开。都城被攻破,金铉快步走到皇宫,宫人已纷纷出逃。知道皇帝已经驾崩,金铉解下牙牌跪拜家人,把牙牌交给家人,随即投入金水河。家人们争着上前拉住他,金铉大怒,用嘴咬他们的臂肘,得以挣脱,于是跳入水中,水浅,(他把)头埋入泥中而死。金铉的母亲听闻此事随即投井,妾王氏也紧随其后,(母亲和妾)都死了。贼人占据皇宫一个月才离开。金水河上的冠袍浮现在水面,内官们聚在一起指着冠袍说:“这是金兵部啊。”他的弟弟金综辨认他的尸体,查验用网打捞上来的所佩戴的巾环,得到了金铉的头并带回家,用木头把身体合起来,依礼数入殓。安葬完毕,金综上吊自杀。后来追赠金铉太仆少卿,谥号为忠节。本朝赐谥号为忠洁。从范景文至金铉二十一,人都是自杀。其余的人大都以卑屈顺服的姿态参见贼人。贼人认为高官容易误国,把他们全都关押拘禁起来。而一般官员,有的任用有的不任用,任用的人交给吏部选拔授予官职,没有被任用的人被众多伪将拷打并没收了钱财,大抵投降的十分之七,受刑的十分之三。

四、新材料作文(60分)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天下的江河很少有笔直的,大多是拐来拐去的。为什么?因为水要跟大地妥协。当然,最后水还是往东流了,那是挡不住的。人生就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想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写作指导】这是一道寓意型的思辨作文题。审题立意可以采用“由果溯因”的方法。为什么天下的江河大多是拐来拐去的?这是因为水要跟大地妥协。在流水前进的过程中,它会遇到高山,虽然流水不能攀越高山,但它总能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出口。而最后一句“人生就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给我们指出了立意的方向:人生中最好的摆渡人,往往是我们自己。由此我们可以得出,高山是流水要前进时所面对的阻碍,流水拐来拐去看似妥协,其实是以自己的方式来突破眼前的障碍,而不停地向前流动,直至汇入东海。联系人生、社会,为人处世,我们自己也应该像流水一样,既要充满韧劲儿,具备一定的刚度、率性;又要学会灵活,具有较强的变通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化险为夷。参考立意:①灵魂的摆渡人,应该率性展示韧劲儿,妥协体现智慧;②灵魂的摆渡人,要坚守初心,让真我沐浴在阳光下;③适当的妥协不是懦弱避让,而是蓄力待发,成为灵魂的摆渡人;④暂时地让一步,是为了更好地进一步,这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理智。

版权声明 本文地址:http://www.daancheng.com/a/34542.html
1.文章若无特殊说明,均属本站原创,若转载文章请于作者联系。
2.本站除部分作品系原创外,其余均来自网络或其它渠道,本站保留其原作者的著作权!如有侵权,请与站长联系!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