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2023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卷(二)(全国卷)历史试卷 答案(更新中)

单元测试示范卷 108
全国100所名校答案 全国100所名校答案
NT2023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卷(二)(全国卷)历史试卷答案(更新中),目前全国100所名校答案网...

NT2023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卷(二)(全国卷)历史试卷 答案(更新中),目前全国100所名校答案网已经汇总了NT2023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卷(二)(全国卷)历史试卷 答案(更新中)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全国100所名校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答案】D【解析】北宋时期,部分私营作坊和官营作坊均采用雇佣方式,这说明劳动力商品化趋势明显,故选D项。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此时工匠制度仍然存在,但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A项错误;资本主义萌芽此时还尚未出现,虽然有雇佣的方式,但仍不是当时运用较多的一种经营方式,故B项错误;此时经济政策仍然是重农抑商,C项错误。

【答案】C【解析】汉朝齐部(今山东淄博一带)世代刺绣,襄邑(今河南睢县)有织锦的习俗,(蜀地)女子缝制的衣服,可以满足天下人的穿衣需求,这反映的是汉朝纺织业的繁荣发展,因此可以用来说明当时手工业生产发展的状况,故C项正确。材料“齐部(今山东淄博一带)”“襄邑(今河南睢县)”“蜀地”仅涉及今山东、河南和四川的部分地区,不能说明整个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变化,故A项排除;材料中“刺绣”“织锦”反映的是丝织业而非棉纺织业,故B项错误;家庭手工业与农业生产逐渐分离是在鸦片战争后,而非材料时间“汉朝”,D项错误。

版权声明 本文地址:http://www.daancheng.com/a/33639.html
1.文章若无特殊说明,均属本站原创,若转载文章请于作者联系。
2.本站除部分作品系原创外,其余均来自网络或其它渠道,本站保留其原作者的著作权!如有侵权,请与站长联系!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