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名师卷 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一调考试(老高考)语文试题答案

单元测试示范卷 350
全国100所名校答案 全国100所名校答案
衡水名师卷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一调考试(老高考)语文试题答案,目前全国100所名校答案网已经汇总了...

衡水名师卷 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一调考试(老高考)语文试题答案,目前全国100所名校答案网已经汇总了衡水名师卷 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一调考试(老高考)语文试题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全国100所名校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答案】

1C

2A

3B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A项,强加因果,“因为口吃,他不善言谈,于是用上书的方式进谏韩王”错误,由原文“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是荀子的学生,因为口吃,不喜言谈。曾数次上书进谏韩王,却不被采纳”可知,“口吃”与“上书进谏韩王”并没有因果关系,原文只是客观的叙述。A错误。

B项,“深受黄老思想影响”错误,由原文“作为儒家学派的一员,荀子曾在稷下学宫三为祭酒,思想难免受到黄老思想的影响”可知,原文是思想“难免受到”黄老思想的影响,而不是“深受”,“难免受到”和“深受”的程度有区别。“是因为他认识到依靠‘克己’不能实现礼的施行”错误,由原文“他清醒地认识到,礼的施行无法完全依靠‘克己’来实现。于是,便提出了礼法并举的思想”可知,是“无法完全”依靠“克己”来实现,而不是依靠“克己”不能实现礼的施行。B错误。

C项,正确。

D项,“以术驭臣,以法治民,缺一不可”错误,由原文“韩非批评商鞅知法而无术,认为商鞅的种种富国强兵之举因‘无术以知奸’,最终只能‘资人臣而已’。由此,韩非尽力鼓吹权术,以弥补商鞅的不足”可知,并没有提到“以法治民”,“以法治民”于文无据。D错误。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A项,“文章按‘总一分一总’的结构方式”错误,原文是按照“总分”的结构方式,论证了韩非子思想中的“法”与“术”都取法自老子思想这一中心观点。A错误。

故选A。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

B项,“他可以说是最早研究《老子》的专家”错误,由原文“《韩非子》有《解老》《喻老》两篇,顾名思义是解读《老子》的专著。从这个角度来看,韩非可以说是早期研究《老子》的专家”可知,是“早期”研究《老子》的专家,并不是“最早”。B错误。

故选B。

解答此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对应句。先在选项中选定需要“定位”的关键词语,依据选定的“关键词”寻找、确定选项在原文中的对应句。然后首先将题干与选项进行对比,看题干问的是什么,选项回答的是什么,看看是不是考查答非所问类试题。如果题干中出现“不属于”“不能说明”这类词,考查的就是这类题;如果题干中仅出现“不符合原文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则可以不考虑此步骤。其次将选项与对应句进行比较,比较选项和对应句时,应找到二者表述存在差异的地方,符合原文意思的是正确选项,否则是错误选项。最后选项与选项进行比较,选出错误或者最恰当的一项。

分析 本文是四则启事或者广告,包括招领启事、暑假兼职、烹饪之旅和绘画比赛等,文章中提供了具体的信息和细节.

解答 33.D 细节理解题.根据第一则招领启事中An IC card with some keys was found.Come to Room203 between 2 p.m.and 5 p.m.on Friday or call 6606982.可知,拾到一张带有一些钥匙的IC卡.请在星期五下午2点到5点到203房间或打电话6606982.所以如果你丢了 IC卡可以拨打电话6606982,故选D.
34.D 细节理解题.根据第二则广告 Come and work for us as a reporter for two months来为我们做两个月的记者工作.可知,如果你要做记者的工作,就去Summer Job.故D正确.
35.B 细节理解题.根据第三则广告的You can visit Guangzhou,Changsha,Chongqing andthree other cities.你可以参观广州、长沙、重庆和其他三个城市.可知可以参观6个中国城市.故B正确.

点评 本文是广告布告类阅读,主要考查细节理解题和推理判断题.在做细节理解题时,首先根据题目要求迅速在文章里找出相应的段落、句子或短语.认真比较选项和文中细节的区别,从而选择正确的答案.

版权声明 本文地址:http://www.daancheng.com/a/16016.html
1.文章若无特殊说明,均属本站原创,若转载文章请于作者联系。
2.本站除部分作品系原创外,其余均来自网络或其它渠道,本站保留其原作者的著作权!如有侵权,请与站长联系!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