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数学四Y答案
2021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数学四Y答案,全国100所名校答案网已经编辑汇总了2021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数学四Y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全国100所名校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16.A【命题意图】本题以熊宝宝的爬山视频为情境,考查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的相关知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考生的科学精神,提高综合分析能力。【解析】“屡败屡战、百折不挠…我们能感受到满满的快乐、自信和成就感”体现了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努力增长才干,①②正确。耐挫力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重要品质,但不是关键因素,③错误。④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故选A。A易错警示(1)价值观具有多样性,不同的阶级、不同的主体、不同时代的人们具有不同的价值观。个人价值观的形成,既受到自己所在阶级立场的影响,也受到个人具体生活环境的影响。(2)从性质上讲,价值观有正确与错误、先进与落后之分。正确的价值观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错误价值观的引导会导致失败,使人误入歧途。(3)价值观对人的认识评价、实践活动和人生道路选择具有导向作用,但不是决定作用。(4)价值观导向作用的发挥必须通过社会实践才能实现。
17.【参考答案】(1)我国社会捐款总额占GDP总量的比例偏低,我国慈善事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2分)全国整体慈善力量不均衡,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先富地区慈善事业相比相对薄弱,缺乏资源。(2分)(2)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2分)第三次分配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通过发挥第三次分配对收入和财富的共同调节作用,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有利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发展。(2分)有利于消除贫困,提升弱势群体物质与精神层面的获得感、幸福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2分)第三次分配是出于道德力量的分配,有利于保持社会的活力和创新力,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2分)【命题意图】本题通过对第三次分配等相关时政知识的引入,考查市场和政府、收入分配公平等相关知识,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财富观,大力发掘和弘扬仁爱、互助的传统美德,提高考生的公众参与意识,增强考生的政治认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解析】(1)本问要求分析材料一中反映的经济现象。从材料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社会捐款总额占GDP总量的比例偏低,我国慈善事业与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较大;全国整体慈善力量分布不均衡,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先富地区慈善事业相比相对薄弱。(2)本问要求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国家鼓励第三次分配的原因,属于原因类试题。首先,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体现了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有利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其次,从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中可以看出鼓励第三次分配有利于消除贫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最后,第三次分配是出于道德力量的分配,这既不属于市场的分配,也不属于政府的分配,完全是出于人们自愿的一种分配方式。第三次分配有利于保持社会的活力和创新力,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知识拓展促进社会公平的相关知识(1)根本途径: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增加社会财富,为实现社会公平奠定物质基础。(2)制度保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3)两个同步:理顺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4)初次分配方面:①要坚持多劳多得,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②要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5)再分配方面: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强化税收调节。(6)要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鼓励勃劳致富,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7)必须坚持消除贫困。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把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做到脱真贫,真脱贫。(8)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